• 9阅读
  • 0回复

《泰晤士报》评中苏会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3-07-05

    【本刊讯】《泰晤士报》5日发表社论,题为《理论的斗争》,摘要如下:
    昨天(中苏)双方的火气再大也没有了。中国所拥有的在理论争执中关系最重要的弹药较强。它从马克思和列宁成篇成篇地引用来支持它的始终论据充分的论点,而俄国的回击相形之下则时常显得没有学术味道,且沉不住气。
    这种区别的原因是很容易发现的。两个争论者中间的比较顽固保守和搬教条的一个总是能够拿出较多的有关文件的。另一方面,赫鲁晓夫从他声称(象1960年他在布加勒斯特所说的那样)自列宁宣称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以来世界的情况已经大大改变的时候起,就已经自动剥夺了自己使用许多文件的方便。同样,在谈到通过“和平竞赛”取得共产主义胜利时,他也不得不把过去许多激动人心的革命口号让给中国人去喊了。中国人处于明显的有利地位,他们可以用旧的方式号召人民投入斗争,而赫鲁晓夫的答复则实际上是“向共产主义前进!别着急!”
    也许还有别的因素使俄国不能作出充分的理论答复,这个因素就是赫鲁晓夫自己的根本上是实用主义的思想。由于他根本上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不喜欢在比他能够预见的时期为长的期间受一个详细的纲领的束缚。由于不愿意太确切地阐明理论,由于他处理许多问题凭一时感情冲动,也许还由于他知道他的国内政策在理论上容易被攻破,俄国人就难于逐点答复中国的攻击。但是他们可能不久就不得不答复。他们肯定是修正者或现代派,有许多西方旁观者以及迷惑不解的共产党领导人是会有兴趣读他们对中国论点的反驳的。说中苏旷日持久的辩论最符合西方利益
    事实上,旷日持久、议而不决的辩论是最符合西方利益的。只有俄国让步,双方才能突然和好。公开破裂会造成不可预测的紧张局势,也是同样危险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