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一个人的中文网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11-30

    在因特网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中文网站中,英华网(www.chinapro.com)虽然没有中国国内的新浪网和美国硅谷的雅虎网那样大的名气,但是,日点击量大约8000人的英华网,却是由一个海外华人创办并经营了将近5年的网站,而且英华网经受住了今年下半年席卷全美的网站倒闭浪潮,在夹缝中继续生存。
    一个人的网站如何能够坚持5年,而且能够顶住因特网上许多大网站都顶不住的倒闭浪潮?记者日前采访了英华网的创办人——洛杉矶DORAK公司总裁刘洪魁。
    听了我的来意,刘先生诙谐地说:"看来我的预见能力至少达到5年。"他指的是1996年5月由他单枪匹马在洛杉矶创办和经营"大中国连线"(英华网的前身,于1999年11月正式改名为英华网)。他解释说,他的英华网之所以还能够经营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是一个人的网站,也可能是世界上开支最少的网站,迄今绝大多数网站都没有收入,几乎完全靠风险投资商施舍经营。自从今年4月华尔街科技股一路狂跌以来,许多风险投资商自身难保,不肯再向网络公司投资,一般的网络公司至少也得雇用二三十人,仅人员开支一项(平均年薪5万美元)每年就得一二百万美元,如此下去,如何不倒闭?刘先生说,英华网虽然只有一点点广告收入,每月大约1万美元,但是,这一点点开支足以支付线路费开支(每月大约1000美元)和他一个人的工资开支,目前尚能维持现状。
    因特网上的网站每天需要更新内容,那么大的工作量,一个人管理网站怎么顾得过来?刘先生说,确实很难。他每天早上6时开始工作,直到晚上12时,遇到特别大的事,比如美国大选投票当天,他就只能通宵守候在电视机前,根据电视实况转播,10分钟更改一次英华网上的候选人得票数字,使英华网成为洛杉矶地区转播美国大选新闻最快的中文网站。
    刘洪魁强调,创建和管理因特网上的网站,特别是像他这样一个人的网站,只靠最大限度地使用人的时间和体力是不行的,就是一天干24小时也不够。从技术角度来说,一个人的英华网之所以能够创办成功并经营下去,有以下两个因素。
    首先,刘先生是学自动化的。1990年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授予自动化硕士学位后,他在洛杉矶的美国电脑公司里当主任工程师近3年,负责设计笔记本电脑,接着他辞去主任工程师职务,自己创办DORAK公司,帮助用户装配个人电脑(兼容机)和帮助公司安装内部网。刘洪魁说:"这些年来,我一直帮别人建网站,所以,等到我决定建自己的英华网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集中了各类网站的技术优势。建立网站对于我来说是驾轻就熟的事情。"
    其次,英华网是一个商业网站,在设计该网站的程序时,采用了迄今只有极少数商业网站才拥有的两项先进技术,刘先生说,第一是"自我繁衍、自我分类、自我管理"的商业信息管理技术,英华网为不同的行业设立"独立小区",每个小区里有拍卖、报价、讨价、交易、送货服务项目。比如,消费者进入英华网后,可以在"卖鞋"这个小区里提出自己的要求,如要卖"翻毛皮鞋",英华网就会自动生成"翻毛皮鞋"的拍卖、报价、讨价、交易、送货等"网络中的网络",第二是自动搜寻技术,不是通过雇人到不计其数的其他网站上搜寻各种有用的信息,而是通过英华网程序内的"网络蜘蛛"技术,让机器去自动搜寻最新资料和数据,然后自动过滤、筛选,添加或更新到英华网里。目前,这后一项技术只用于英华网的新闻和论坛,下一步是设法让它用于公司间的商品交易。比如,如果一位消费者希望在英华网上得到"翻毛皮鞋"的报价,"网络蜘蛛"就能够把因特网上所有有关"翻毛皮鞋"的报价都自动"抓"来并在英华网上一并公布,那对消费者是多大的喜讯!
    刘洪魁说,英华网采用的这两项新技术,受到美国风险投资商青睐。他们称这是英华网对网络交易公司作出的最大贡献,因为它把因特网上浩如烟海然而却混乱无序的商业信息条理化和行业化,使各种消费者在各自的领域里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只可惜目前的股市行情令风险投资商"谈网(络公司)色变",不敢轻言继续对B2B公司投资。
    刘洪魁说,从长远看,因特网以及网络公司依然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它们将对人类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发动机和火车头的作用。近期网络公司纷纷倒闭的现象不过是过眼云烟,这既是网络公司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哄而上后必然要经历的相互兼并与淘汰的过程,也是风险投资商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味炒作网络公司后不得不吞下的苦果,相信能够经受住此次倒闭风潮考验的网络公司不久将迎来符合市场规律的稳定发展的新的繁荣期,英华网现在坚守住阵地,为的就是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不过,英华网并非被动地等待,即使在目前最困难的时期,仍然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时机。
    经过此次风潮,美国各界,特别是舆论界达成共识:要网上公司提供完全的免费服务是不公正,过于苛刻的,也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因而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那样等于是让这些网络公司自杀。刘先生说,但是,前几年由于舆论的误导,消费者,特别是网友的头脑里形成了"因特网免费文化",对于收费的网络公司嗤之以鼻。一些网络公司也只好"打肿脸充胖子"。现在消费者也渐渐看清楚了,长此以往,只怕网络公司连同因特网一同消亡。美国的消费者现在倾向于接受网络公司提供收费服务的概念。刘洪魁说,这为未来的网络公司进入有条不紊的新繁荣期营造出理想的外部环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