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防止地球变暖京都会议难有作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11-30

【日本《世界周报》12月2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题:防止地球变暖京都会议难有作为  
    为期10天的“防止地球变暖京都会议”将于12月1日举行。世界各国将在这次会议上就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而进行对话。会议的最大课题是,如何设定旨在削减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数值目标。但是,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个问题,将视各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情况出现很大差距。甚至有人预测说:发达国家内部意见不统一,因而京都会议很难制定出一个具体的数值目标。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警告说,如果人类仍继续无限制地排放废气,那么在2100年之前,平均气温还将上升2摄氏度。气候异常将导致粮食危机和传染病蔓延,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还将出现陆地被淹没的情况。  
    为此,世界各国在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世界各国将根据这项公约在12月份的京都会议上对发达国家设定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其中包括二氧化碳等造成温室效应的废气。  
    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要抑制化石燃料的消费。也就是说,必须抑制能源需求。但是,由于国家不同而能源供求结构存在差异,因此发达国家的主张也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欧盟:积极的支持者  
    欧盟是主张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积极派代表。环境保护派在欧洲各国形成了很大的政治势力,他们对地球变暖问题很关心。在设定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目标问题上,发达国家主张2010年时,各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一律规定为比1990年减少15%。但欧盟地区主张应根据各自的情况来制定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同比率,并采取了“共同达到目标的方式”,即整个欧盟将减少1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这个方式,具有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余力的德国、澳大利亚和丹麦将削减2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英国、荷兰和比利时削减温室气体的比率为10%。但另一方面又允许“地区内的发展中国家”葡萄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40%。美日:态度消极  
    美国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消极派代表。美国的能源成本在世界上是最低的,同时美国又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其一个国家的排放量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中所占比率达到22%。当然,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削减将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产业界因此对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政策持反对态度。为此,美国政府提出的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是,“2010年时使之稳定在1990年的排放量水平上”。  
    日本的温室气体削减目标与欧盟和美国之间也存在着差距,其目标数值是比1990年减少5%。实际上日本与美国一样都是消极派。资源进口国日本的能源成本很高,因而日本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节能的努力。如果再进一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那么必将导致国民生活水平下降。  
    因此,日本提出的削减目标中也列入了“差异化”条款:根据过去各国的节能成绩,确定温室气体削减比率。这样,日本的实际温室气体削减率则降至2.5%。不过,日本政府制定的削减计划显示,通过今后节能方面的技术开发,2010年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时减少5%,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至与1990年同等的水平上。  
    美国和日本认为,如果引入了“排放量权交易制度”,即他们从具有温室气体削减余力的国家购买排放量的额度,那么似乎会增加表面上的削减数量。俄罗斯和东欧各国虽然进入了有义务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发达国家”行列,但这些国家经济不景气,其排放量自然就减少了,从而可能成为排放量权的卖主。但是,很多人士指出,如果采取这种方式,那么发达国家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可能不会减少,从而大大削弱防止地球变暖的效果。发展中国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防止地球变暖京都会议将讨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东南亚国家对此尚未表示出明确态度。不过,综合各国通过非正式途径所表明的观点来看,发展中国家几乎一致认为,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应首先表明自己的责任,制定限制的框架;在目前情况下,不应该强迫发展中国家实行义务性限制措施。  
    印度尼西亚虽然是产油国,但却没有像中东国家那样对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持坚决反对态度。该国政府人士表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不能对全球性的问题置之不理。”  
    泰国制定了“节能法”,并为实施环境政策建立了基金,采取了一些切实的措施。马来西亚力争在2020年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推行了高速增长的路线,但是,在环境问题上也表现出了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姿态。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该国已开始摸索将来的对策。  
    不过,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缺乏环境设备和观测技术,设备和技术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是必不可少的。最近,东南亚遭受了烟雾的侵扰,有人甚至对各国政府有关大气污染的测定方法提出了疑问,环境观测技术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新加坡处理重油流出事故,最终也不得不依赖日本的技术指导,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积累技术和信息仍是东盟国家面临的一项课题。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国,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对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援助寄予了很大期望。澳大利亚:强烈反对  
    【美联社11月24日电】(原文无发报地点)澳大利亚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少,但是,澳大利亚也许是最强烈地反对设定具有约束力的减少排放量目标的国家。其原因是,煤是澳大利亚最盛产的出口物,但在矿物燃料中,煤又是滞留热量的二氧化碳的最大来源。  
    澳大利亚政府说,到2010年,发展中的亚太地区对煤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如果能源计划继续进行下去,就有可能为澳大利亚创造9万个新的就业机会。但是如果新的条约使这些以煤为动力的电厂产量下降,那么就会使澳大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1%。  
    澳大利亚要求“区别对待”——依据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设定不同的排放目标。法国:投入战斗  
    【法新社巴黎11月26日电】法国26日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它的第一个“全国反温室效应计划”。这个计划确定了首先要做的事情,但尚未确定数字指标。不过,它是“第一个”此类计划。它证明,法国真正投入了反温室效应的斗争。  
    该计划的主要措施如下:  
    建筑物:在新住宅区加强热能管理,建立监控体系(从1999年起)。在政府部门中也要如此。此外,还要在这些地方实行标准化和信息化。  
    长期存在的地面设施应当考虑温室效应问题。这涉及到住宅和商厦的建筑,涉及到新工业设施和交通设施的设计。  
    工业:加紧同大量消费能源的工业部门订立新协议。这些部门包括:冶金、农业食品、造纸、铸造和水泥。法国环境部长多米尼克·瓦内很赞赏埃勒夫石油公司承诺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缩减15%。政府也将鼓励中小企业节约能源。  
    运输:到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近40%将来自于运输业。许多措施被施行。其中包括加强对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的研究;加强对重型卡车发动机的研究;制定城市交通计划;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和发展铁路公路联运。  
    从长期讲,欧盟希望获得每辆车每公里120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值。而如今的排放值是165克。据瓦内说,雷诺汽车公司和标致汽车公司准备把每辆车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值降为140克。  
    电力:加强节电和促进热能与电能的共用。  
    可替代的能源(太阳能、风能):当它们的成本低于配给能源的成本时,这些可替代能源的开发将被置于优先的位置。  
    从现在起到2005年,每年将造林3万公顷(而过去是1.2万公顷),以便在建筑中更多地利用木材。  
    最终,还要对公众宣传和教育以便改变个人的行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利用核电  
    【美联社纽约11月24日电】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负责人汉斯·布利克斯在利用一切机会宣传这样的信息:各国政府将很快认识到它们必须开启一个“扩大利用核能的时代”。  
    克林顿总统的科学顾问已建议把核能研究的预算增加两倍。与此同时,白宫已采取措施,帮助美国核能工业开展国外业务。  
    在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具有影响力的利益集团也开始团结起来,希望使“核能”成为该国的主要能源。  
    核能的支持者们希望,12月1日在日本开幕的有关全球变暖的会议将推动核电工业的发展。  
    法国使用的电力中有3/4来自原子能。从1980年到1990年,法国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居欧洲之首,人均排放量减少了26%。  
    国际原子能机构说,全世界共有442座核电厂,分布在30个国家和地区,它们为世界提供了17%的电力。如果没有核能,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至少将增加8%。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安全、无法处理危险的废料和成本过高等问题的困扰,核能工业的发展连连受挫。在美国建一个核电厂至少需要40亿美元。  
    尽管存在这些困难,1996年有9座核反应堆开始兴建,这是自1985年以来新建核反应堆最多的一年。这些核反应堆都在亚洲,该地区在核能开发方面有后来居上之势。  
    核能工业的分析家们说,单单中国就可能在今后几年内投资500亿美元发展核电技术。颇有影响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呼吁日本“把原子能作为各种基本能源中的骨干能源”。  
    日本政府估计,把本国的核发电量提高一倍,将使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1990年的水平降低7%。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