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美国缉毒十年一败涂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07-04

    【拉美社墨西哥城6月28日电】题:美国缉毒战遭到失败
    根据许多美国和拉美分析家的研究报告,可以认为,10年前在华盛顿倡议下发动的缉毒战已遭到失败,它根本就无法遏制“爆炸性”增加的毒品走私活动。这些分析家还告诫道,国际贩毒卡特尔在不断扩大他们的活动范围和增强他们的实力,而且装备也越来越精良。
    专家们认为,这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要求由毒品供应国来打击贩毒活动。这种要求“供方”销毁毒品或在毒品进入美国市场前就将其截获的战略不但没有将毒品走私活动控制住,而且还给拉美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如社会暴力日益猖獗、政治机构更为腐败并使一些国家的政体受到威胁。
    墨西哥政府现在将其共和国总检察院近1/3的预算用于缉毒斗争,社会和人员的代价当然是无法估量的。然而,根据一些统计,大麻和鸦片生产在最近几年并没有明显下降,而且运往美国的可卡因还大大增加了。
    一些专家认为,实际上,本地区各国政府也承认在目前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击垮毒品走私活动的。但是,由于政治和公众舆论,尤其是美国公众舆论方面的原因,他们不能改变这种战略。墨西哥专家豪尔赫·查瓦特认为,这是墨西哥和美国政府的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因为他们明知不可能赢得目前这场缉毒战,但他们还是不能放弃“竞争”。
    198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宣布进行缉毒“战”,并宣布要在美国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反吸毒斗争(该国毒品消费占全世界消费量的60%),和在拉美国家展开一场制止生产、加工和走私毒品的斗争。拉美国家向北方出口其毒品消费总额的近2/3。
    10年后,美国立足于捣毁毒品种植和将毒品“截留”在生产国和转运国的战略没有达到其明确的目标:使美国街头的毒品价格大大提高和使毒品供应量大大减少,以此阻止人们消费毒品。
    根据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彼得斯·史密斯援引的美国国务院的统计数字,1986年,世界可卡因年产量还不到606吨,其中的541吨被运往美国。1990年,尽管截留了232吨,但美国市场还是接受了517吨。
    1992年,美国参议员约瑟夫·拜登也承认该国同秘鲁、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达成的所谓安第斯倡议已遭到失败,并指出,尽管已为该计划花费21亿美元,但“今天可卡因和海洛因仍在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
    与此同时,缉毒战对拉美国家来说意味着要在物力、人力以及政治方面付出巨大的代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