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阅读
  • 0回复

蒋帮“中央日报”恶毒污蔑我国的人民新闻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7-06-29

    【本刊讯】蒋帮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6月16日发表一篇“大陆新闻界的乌烟瘴气”的文章,对我国的人民新闻事业进行了恶毒的污蔑。现在全文转载于后:大陆新闻界的乌烟瘴气
    报纸在朱毛匪帮看来,只是宣传共产邪教的工具,帮助罪恶统治的一种武器。
    所以,论理在匪报担任编辑和记者的,应该算得上是朱毛的心腹人了。可是,在这一次“整风”里面,他们仍不能躲避被“整”的命运,不得不吐出一些自卫性的真言。因此,也揭露了匪报内部的一股乌烟瘴气。“左叶事件”闹风波
    “大陆附匪的新闻工作者,在5月11日,曾在北平召开会议,抗
    议“某些单位不尊重新闻工作,以及粗暴地干涉或无理限制记者活动”。这件事的触发,是由于伪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匪叶辱骂匪“中央电影制片厂”摄影记者韩德福,引起了各地匪报工作人员的共鸣。”
    在5月12日的匪大公报上,曾以“重视记者的呼声”为题,响应这次抗议。坦率地指出:“在我们工作着的这一片‘温暖’的海洋里,还横着大大小小或明或暗的礁石。几乎在每个记者的记忆中,都留下了两件三桩不愉快的事情。”
    “北平的“新闻界座谈会”实际上变成了抗议大会,会中匪光明日报的记者发言说:他们因关于“劳卫制问题”的社论触怒了“中央体育委员会”,“体委”一面上告,一面给他们扣了一顶“反动”“反党”的大帽子。各匪报记者采访新闻,总是受到多次盘问:“你是共产党员吗?多少级?什么时候参加工作的?”甚至有一些记者并无匪党党籍,采访消息时,总先接受警告说:“你要来,带组织关系来。”摄影记者遭受的阻挠和限制更多,百货公司的货架子“保密”,熊猫也“保密”。匪人民日报记者说:“青岛有一个很怪的规定,凡机关、学校、工厂、码头、仓库、港湾、楼房等等都不准拍照,而实际上,数以万计的外国人却可以背着照相机自由拍摄。”连匪新华社的摄影记者,“他们为了拍照,经常被没收照相机,被带往派出所、保卫科等地方,尽管他们出示了全部证件,说了万语千言。”“死气沉沉”是特色
    匪报记者这些遭遇,从匪帮的新闻政策看来,乃是“天公地道”的。因为朱毛匪帮把新闻工作当作统治机器的一部分,报纸的性质也和自由世界迥然不同的。
    朱毛共匪认为:“新闻有阶级性”,“它是专政的一项武器”,“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报纸是教科书”。
    因此,像匪报范逆四夫所说:“机关办报,有这样几个问题。一、成了机关的下属部门,代表官方,于是面孔就板起来了。二、不登公文、指示,似乎也不像机关报,于是记者就跑机关,说机关的话:‘应该这样,必须那样’,官腔官调。”也像张友鸾在会中所说:“新闻在报纸中占头等重要的地位,现在却不被重视,大会总结发言,各报往往就千篇一律地登,报纸向着‘月报’‘年鉴’的方向发展。”
    “结果,“新闻报导缺乏动态,缺乏知识,写法单一,死气沉沉”成为“社会主义新闻”的特色。
    老报人张友鸾还坦率地批评许多匪报把“社论”变成了“社训”。“使读者对报纸只是的感觉,是‘严师’不是‘爱友’。”
    伪复旦大学新闻系有个名叫王中的,在最近一次座谈会中指责匪党“认为报纸只是下达指示的工具,而人民要求知道除了指示以外更多的东西。”匪报死气沉沉,满纸官腔教条,毫无人情味可言。因此,很多匪报工作人员说:“报纸是办给人看的,人家看不进去,不看了,报纸什么性也没有了。”他们承认:“很教条地把报纸当作阶级斗争的武器,产生了偏向。”严重的宗派主义
    尽人皆知,铁幕内新闻报纸都是“官办”,没有竞争,更没有新闻自由。
    今日大陆的新闻并不能充分地在匪报上见面,各报的内容和形式,不但“枯燥寡味”,而且“令人生厌”。这不只是由于“官办”的缘故,而是因为今日大陆上的报导,却被匪“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所操纵垄断。其他报纸,只能向它们抄袭摹仿,形成新闻界严重的宗派主义。
    老报人顾执中在5月16日北平举行的“新闻工作座谈会”上,透露说:在上海沦陷之后,匪帮对各报的老报人,采取极端歧视的态度,把他们都辞退了。后来,经他的努力,才“设立了一个新闻图书馆,成为这些人的养老院。”在这个“养老院”中苦度残年的老报人,不仅不受人“尊重”,反遭受种种奚落。他说:“有人反映,人民日报记者自高自大,从不向老记者请教。”认为“新闻工作中的宗派主义”是十分严重的。
    匪文汇报的记者杨重野在会中陈诉:“新闻工作中的严重宗派主义是共产党把人民日报看成亲生儿子,非党报纸顶多是螟蛉义子”。他还说:“现在许多人对记者的任务不了解,对记者的工作不支持。记者如果总是怕挨整,怎么能够积极工作呢?”他指责:“新华社一花独放,是使记者思想迟钝之一因。首长们怕麻烦,常说新华社发稿,你们不用搞了。记者们遇到几次碰壁,还写什么新闻?如此一花独放,会影响记者和新闻。”顾执中也附和他说:大陆上“新闻社只有两家——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社,其实是包办,谈不到鸣放。”今日大陆的新闻工作,实际上丝毫没有新闻自由,而是由匪人民日报和匪新华社垄断,真正的新闻早被它们禁锢起来了。“新闻八股”的流毒
    “大陆匪报和通讯社既然受了宗派主义的流毒,匪党的“党八股”也就成为匪报的“新闻八股”而流传到每一版上。这种“新闻八股”也就是教条主义的高度表现。
    张友鸾在“座谈会”中曾慷慨地说:“南京人报学新华日报,新华日报学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学真理报,现在除了报纸改横排像真理报以外,其他一样也没有学像。”
    匪中国青年报总编辑张黎群,坦白地辱骂自己说:“现在的报纸,实际上担任了布告牌、留声机、翻版书和‘惹事生非’的责任,使得新闻工作者的从属性很大,没有独立思考。”我们知道:匪报工作者自己既不能独立思考,就只好搬移教条,“八股”也就不免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匪报上了。(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二版)
    在匪“新闻界鸣放座谈会”上,“大家谈到报纸版面文字为什么不生动活泼的时候,挖掘出一种令人吃惊的教条主义文风。”其中有一个名叫周正的,说:“新闻八股的毒害已经蔓延到儿童的脑筋里和写作练习之中了。我有一个朋友,一天对我说:‘我的孩子可以到你们新华社做记者了!’我问他怎么一回事。他拿他孩子写的参加营火会的报导给我看,上边先写:‘某某少先队在某地举行营火会,参加的有谁,参加的还有谁。’最后是:‘大会是在和谐的乌烟瘴气的气氛中进行。’营火点起,自然要乌烟瘴气。”
    会中张恨水也说:“现在许多新闻开头就是‘几月以来’,这不是新闻,是历史。”但是,匪报正是刊登这样的“新闻”,因此,“几月以来”也成为匪报屡见不鲜的“八股”了。匪报的坠落退化
    朱毛匪帮御用的报纸,为什么坠落退化到如此地步呢?
    这是不难理解的,朱毛匪帮为了要使报纸只是“自上而下地传达命令”的东西,所以在编辑和采访工作上,尤其是附庸党派的报纸,不断遭受匪帮官僚集团的阻挠、限制、刁难和歧视,“左叶事件”引起大的风潮,仅是一个较新的例子。同时,由于铁幕内根本没有新闻自由。所以一切新闻必须符合“钦定”的规格。在内容方面要求“统一规格”,造成匪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垄断发稿,歧视非共党籍记者和排斥老记者的宗派主义。在形式方面要求“统一规格”方面,造成“新闻八股”的流毒。匪报既受了这两重恶风的侵害,就使匪报不仅保留一副阴沉沉面孔,而且内容枯燥无味,脱离群众甚至与群众的要求完全背向。目前,大陆上的匪报已经是一种受人民厌弃、唾骂的东西,朱毛匪帮如果不采用“强迫推销”、“计划发行”,大陆同胞谁都不会自动订阅一份匪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