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古巴纪行(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05-31

    她给我引路穿过了一个迷宫,最后告诉我在一条街道上停下来。这条街上仅停着两辆小车,其中一辆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下了车。没有街灯,我几乎看不见面前的大楼。这位妇女问我是否想进去和她全家人见见面。
    过道里有人,但没有灯,甚至连一支蜡烛也没有。她婆婆把一个双灶头的煤气灶架在电炉上,用煤气做晚饭。晚饭是土豆和米饭。我们在厨房里聊了一会,但是,由于没有地方坐,我们就来到起居室,在黑暗中坐了下来。
    她公公是医生,是一所医院的内科专家。在黑暗中,我看不见他的脸,但他的声音听起来很疲倦。他说:“我早上4点45分起床,必须在8点钟以前赶到单位。”从他家到单位开车只需20分钟,但是,他的车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汽油了。他说:“我要换3次车,但要等车,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这位医生现年49岁,是一名古巴黑人。他说,在革命前,像他这样的人生了病也无法住院,就更不用说当医生了。
    1977年,在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发生战争期间,他在埃塞俄比亚当医生。他对那里的贫穷状况和疾病仍然记忆犹新。古巴已经消灭那些疾病了,对此他感到非常自豪。
    几分钟之后,我们谈到了古巴和美国在卫生保健方面存在的差异。
    这位医生对这方面知之甚多。他把古巴的婴儿死亡率低和美国某些城市贫民区的高死亡率进行了对比。他知道,美国有多少人享受不到卫生保健,而古巴几乎从娘胎里开始,就一直享受免费卫生保健。古巴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有效控制艾滋病的国家之一,尽管古巴政府的对尽可能多的人进行艾滋病病毒检验和对病毒感染者实行隔离的政策一直受到国外的激烈批评,但是最近由于一些病人可以或短期或长期外出,因此这些批评有所缓和。“要古巴”运动
    临街墙上的标语都换了。原来那些火药味很浓的标语已换成了“要古巴”。共产主义青年联盟负责人、现年36岁的罗伯托·罗瓦伊纳是这场运动的发起者之一。美国的古巴观察家经常提到他,说他可能是卡斯特罗的接班人。卡斯特罗昵称他为小罗伯蒂科。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在他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他。从他的办公室可以俯瞰港口。墙上挂着一张菲德尔·卡斯特罗和他的弟弟革命武装部队部部长劳尔·卡斯特罗的巨幅彩照。
    罗瓦伊纳是一个公共汽车司机的儿子,出生在哈瓦那西南100英里的比那尔德里奥市。他身材不高,精力充沛,说话很快。为了强调,他总爱在言谈之中加进引人瞩目的“你瞧”等字眼。在古巴革命爆发时,他只有3岁。事实上,古巴的1040万人口中一半以上是在革命后出生的。目前,罗瓦伊纳的工作就是调动这批人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观念。他说:“我们缺石油,这一点千真万确。但是,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资源是那些生于此、养育于此的人民。”
    他说,“要古巴”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们“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情操和作为古巴人的民族自豪感。(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