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日刊文章:《八十年代世界经济的三极结构》(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10-31

    【日本《钻石》周刊8月26日文章】题:八十年代世界经济的三极结构——日本受到强大的美国和软弱的欧洲的夹击作者:大和证券公司驻伦敦经济学家中前忠美国的复活——作为雇佣对策的美元下跌政策从1974年到1975年,由于解决石油危机的对策不同,引起了“强”货币国和“弱”货币国的两极分化。1976年以后,开始在两个方面采取新的政策。一是美国从通货膨胀对策转变为雇佣政策;二是“弱”货币国从雇佣政策转变为通货膨胀对策。这两种政策转变的共同特点是,谋求恢复制造业和扩大出口,以便重建经济。所不同的是,美国立足于长远观点,扩大景气,增加设备投资,以此提高生产率,采取了加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的战略。而“弱”货币国却仿照“强”货币国的做法,想通过减少雇佣来提高生产率,稳定物价。同时,还打算控制包括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内的国内消费,刺激投资和出口,象货币主义者那样,希望在极短时间内见效。
    不妨说,两者的战略,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把通货膨胀对策视为短期对策,一个把通货膨胀视为长期对策。如果以扩大设备投资为目标,那么短期内不得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发展。相反,只要依据不景气政策来采取通货膨胀对策,那就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应该认为,对1976年以后的美国经济看法出现混乱,原因就在于作为经济战略的通货膨胀对策的短期效果和美国产业竞争力加强的长期效果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1973年以后的制造业雇佣指数和汇率的动向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974年到1975年,和“强”货币国一样,美国的雇佣迅速减少了。而1976年以后,只有美国的雇佣显著增加。美元随着雇佣的增加,迅速下跌。这是雇佣这种实际经济指标和汇率这种金融指标,向截然相反的方向变动的典型事例。在雇佣扩大,换句话说,亦即在景气上升的过程中,“弱”货币国(1974年、1975年)和美国的根本区别是,美国稳步地增加了设备投资。1973年,美国的设备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是10.6%,而日本是18.9%,西德是14.8%,相比之下,是相当低的。但是,在1976年下降到9.5%以后,稳步地上升了。1979年达到10.7%(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估计,以下类同),和日本的15.2%、西德的12.5%相当接近了。
    增加设备投资的这种效果,首先表现在制造业的生产率获得提高上。与美国整个经济的生产率的提高缓慢相比,制造业的生产率得到稳步提高。设备投资的恢复,也主要在于制造业,这是理所当然的。通常,人们往往根据包括服务业在内的美国整个经济的数字加以议论,所以经常发生严重误解,认为包括美国制造业在内的美国生产率,一直停滞不前。
    设备投资增加了,生产率提高了,竞争力也会加强,出口也会增加,这种情况在纤维制品方面也表现得很清楚。实际上,美国的出口从1978年以后急剧增加。而且,从美国国际收支的情况看,这种倾向也是很显著的。1978年,工业品贸易赤字48亿美元,但1979年却盈余100亿美元,估计1980年会盈余230亿美元。工业品贸易的改善,相当于1979年石油进口增加额的3/4(货款),1980年的几乎一半(货款)。1977年到1978年,美元迅速下跌,但另一方面,如果无视美国制造业稳步恢复这一事实,那么就无法理解尽管最近通货膨胀严重,然而美元却非常稳定的真正原因。
    美国大搞设备投资的背景是,一方面,卡特上台以来积极推行扶植设备投资的政策,开展提高生产率的运动;另一方面美元迅速下跌,从国际价格看,美国的劳动成本迅速下降,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劳动成本下降导致利润率提高,利润率提高,正是进行设备投资的最大起因。因此,应该认为,到1978年为止的美元下跌,并不表明美国的软弱,而是恢复美国经济的必要条件。
    换言之,就是美国的通货膨胀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问题。六十年代后半期到七十年代,通货膨胀的普遍特点,是经济萧条时期的物价上涨。如果给经济萧条时期的物价上涨实际地下一个定义,那就是利润率下降情况下的物价上涨。从这种意义上说,1976年以后的美国通货膨胀,并不是经济萧条时期的物价上涨。而是利润率迅速恢复同时物价上涨。不妨说,这是古典式的通货膨胀。
    美国设备投资的循环和股票价格的关系。最清楚地表明了通货膨胀和利润率的这种关系。要扩大设备投资,提高利润率就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利润率的提高,是股票价格上涨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设备投资循环和股票价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是理所当然的。1976年以后,美国的设备投资得以恢复,因而利润率也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改善。
    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的是,美国以八十年代为目标,扩大出口的愿望已非常强烈。从1978年起,美国开始迅速增加出口,在这前后,美国经济外交的重点,开始逐渐从过去的限制进口转向扩大出口市场,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当时正处在设备投资促进生产能力的时期。由于1979年经济政策发生混乱,贸易政策好象也出现了混乱。美国经济越是不景气,美国就越可能公开采取矛盾的政策,即由于过去设备投资促进生产能力的发展和因需求停滞不前造成的供给过剩的压力,而对进口品实行限制,对外实行门户开放。欧洲不景气——为克服通货膨胀而采取马克升值政策美国经济的恢复,对欧洲是个很大的威胁。欧洲以西德为中心,始终采取短期的通货膨胀对策,对长期对策,即恢复设备投资,没有能够采取积极的步骤。因此,欧洲的落后作为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而表面化了。
    六十年代初欧洲共同体诞生时,人们的期望是,以强大的马克为后盾,确立西德搞资本集约型产业、南欧国家实行劳动集约型产业这种国际分工体制。可是,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发展。在欧洲内部,国际分工在制造业中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是因为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些南欧国家,利用工资低(与北欧相比)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旅游业。在不景气的情况下,西德和荷兰的失业者在本国领取失业保险费,到西班牙去生活,因而能享受比就业时高得多的生活水平,这件事典型地说明了这种倾向。低工资不是促进制造业,而是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这就是七十年代欧洲存在的重大矛盾。这种矛盾使欧洲内部的国际收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工业贸易方面,西德继续保持出超,而在服务业收支、特别是旅游收支方面,赤字迅速扩大了。1979年,西德的贸易收支盈余是224亿马克,而旅游收支的赤字是220亿马克,几乎同样多。这就是“强”货币国和“弱”货币国的国际收支在这时发生逆转的最大原因。南欧4国在1978和1979年转为盈余,而北欧8国相隔十几年又转为赤字。(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