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苏报鼓吹把更多的人吸引到自由市场上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6-07-30

    【本刊讯】苏联《劳动报》七月十三日在《商业》栏内刊登该报记者伊萨耶夫从罗斯托夫州发的一篇通讯,题为《星期集市》,摘要如下:
    除了城南紧靠大海的地方以外,周围的大道条条通向塔干洛格。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早晨,这些大道上显得特别热闹。路上都是从郊区各个村庄赶来的农民。汽车和郊区火车络绎不绝地把蔬菜、水果、蜂蜜、家禽、肉类、蛋类、油类、酸奶酪、凝乳块等邻近的涅克利诺夫区和马特维耶夫一库尔干区集体农民个人副业所拥有的一切产品运往塔干洛格的集市。
    集体农民是否可以把一切他想拿出的东西都可拿到集市上去卖呢?
    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决定当一天农民,到塔干洛格跑了一趟。
    东方渐渐发白,天亮了,可以上路了。公共汽四上已经挤得满满的。我这才佩服有些人有先见之明,我听他们的劝告在头一天晚上就去汽车上占位子,要是早晨才去的话,就得站着,甚至根本就甭想上车。
    头一站是叶弗列莫夫卡,又有十五个人上车(车上总共有十九个位子)。有人把一只箱子放在鸡筐上,一个女人立即大声嚷道:“马卡尔大叔,必须想个办法,不然一只公鸡就要憋死了”。一路上,马卡尔大叔一直把鸡筐放在膝盖上。
    可是,这也许只是令人烦恼的例外,其他时候集体农民会很顺利地进城吧?
    要是如此就好了,在汽车站上,在农民的家里,向不同的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进的城,”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人太挤,有时就搭不上车。
    马卡尔·菲利波维奇很快地走过了中心集市大门,到了家禽摊。我被雇做他的助手。马卡尔·菲利波维奇很走运,因为他是带着家禽来到集市的。家禽既不需要秤,也不占特别的地方,走到哪儿都可以做买卖。否则,他也会遇到麻烦。就拿沃金纳村的康斯坦丁·安德烈耶维奇
    ·特卡钦科来说吧,他是赶着羔羊到集市上来的。检查站里排队刚轮到他,肉市场里已经没有一块空地方了。场子并不大,一共只有六十个卖货摊。而那一天市上的肉很多。康斯坦丁·安德烈耶维奇不得不站在秤旁碰运气:也许终于能为他的羔羊在肉摊上找到位置。
    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塔干洛格集市上来,今后上市的农产品还要更充分。各集体农庄在三月全会和五月全会以后,干劲更大了,集体农民的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不断增加,各个农庄的经济也在日益加强。必须加强和更多地同那些有剩余农产品的人的联系,把他们吸引到集市上来。
    现在也已经是考虑集市商业机械化的时候了。需要为“远处”来的易腐产品准备冷藏库,需要城市运输用汽车。
    集体农庄商业并不是一些庄员的事情,而是一个广泛的社会性问题,要知道,集市的购买者首先就是城市工厂的工人。
    指定一个大工厂的工会组织去搞集市也许是个不坏的办法,对商业的其他企业一般都是这样做的。
    毫无疑问,工人监督将有助于消除目前阻碍着集体农庄商业工作的那些缺点,扫清摆在农产品到达城市买主手中道路上的障碍和困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