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美刊认为:苏共二十三大反映苏修处境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6-05-04

    【本刊讯】美《商业周刊》四月十六日刊载一篇社论,题为《克里姆林采取审慎方针》,摘要如下:
    虽然东南亚发生越来越多的骚乱,但是苏联进一步全心注意国内问题的情况,产生了美国和莫斯科的关系可以保持平稳的前景。
    对美国来说,这是上星期在莫斯科闭幕的苏共二十三大的重要之点。这是一次低调的会议,反映了以总理柯西金和党魁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有一种清醒的情绪。在七嘴八舌的会议中出现的情况是俄国领导人非常注意要解决一些经济问题。
    他们采取的态度是慎重的、实用主义的。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愿意实验一些非常明显的“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
    同样重要的是,克里姆林新领袖显得更加了解到需要争取公众的支持,因此更多地强调消费品和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
    为了实现这些诺言,苏联领袖就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在内部事务上。一切迹象表明他们是打算这样做的。这次代表大会力图少谈为争取共产党世界领导权而同中国进行的多年竞争。虽然苏联重申他们支持北越,但是没有发出象赫鲁晓夫那样冒失的威胁。
    这一切归结成为苏联的一套审慎制订的政策和目标,而这些政策和目标一定会使将来同美国的摩擦点缩小到最低限度。当在我们在越南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看到俄国共产党人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不使我们的问题加剧,这是令人满意的。
    【本刊讯】美国《新共和》周刊四月三十日发表一篇文章,标题是《莫斯科——党的新路线》摘要如下:
    近五千名代表已离开莫斯科回家去解释苏共二十三大的决议和采用新的指导方针。
    外国共产党在许多关键问题上持不同态度,使苏联领导不得不在行动中极端谨慎。对莫斯科和北京的冲突谈得很少。
    外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发言中显然谈到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越来越大的分歧。代表改良主义者的南斯拉夫的兰科维奇称赞了和平共处政策,其他代表团几乎都没有提到这项政策。意大利领导人隆哥以同样情绪讲话,他称非斯大林化政策为指导方针。他们二人都提到了各国共产党的独立,这点还得到了法国共产党领导人罗歇的支持。
    总之,第二十三次党代会反映了为矛盾所困的今天克里姆林宫领导的困难处境。尽管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人很多,而且“月球十号”卫星取得成功,都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北京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内部越来越大的分化正在继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