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阅读
  • 0回复

日《经济学人》报道:日本加紧对外进行经济渗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5-04-02

    【本刊讯】日《经济学人》杂志,三月九日一期发表一篇题为《面临抉择的援助政策——从“经济援助”转向“政治援助”》的文章。摘要如下:
    由日本五个经济团体(日本生产率总部、经济团体联合会、经济同友会、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日本商工会议所)派遣的访问东南亚经济代表团(团长是兴银总经理中山素平),在巴基斯坦、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台湾进行了二十天的访问后,于二月二十四日回国。代表团的目的是,在当地研究日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援助东南亚政策。
    日本经济界作为当前对东南亚援助政策的对象国家,选择了巴基斯坦、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台湾和菲律宾。这些国家在政治上是参加自由阵营的,并且在政治上、经济上也都相对地稳定。而代表团没有访问缅甸、柬埔寨、老挝、南越和印度尼西亚,决不是偶然的。这些国家在政治上拒绝向自由阵营一边倒,或者象南越那样,正在掀起民族革命的风暴。
    另一方面,在日本政府最近推行的援助政策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事实:一是参加老挝外汇稳定基金,二是推动对南越、印度尼西亚的医疗援助。
    重要的是,不管是医疗援助,还是参加稳定老挝外汇基金,都是以安定民生为目的的,带有政治援助的性质。而且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援助都是从“日美联合声明”发表以来,突然提供的。
    关于政治援助,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向韩国和台湾提供政府贷款的活动迅速地变得积极起来。这两个国家都是访问东南亚经济代表团有意识地选择的国家。据说,椎名外相曾透露说“对于粉红色各国,不能提供援助”。
    最近,日本的企业界对泰国(名列前矛)、印度、马来西亚和台湾等明确参加自由阵营的国家的扩张在迅速发展。
    日本的援助政策虽然还只是初具轮廓,但在质的方面来说,似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说从内容来看,已从以民间商业性的援助为主力的、对各地区一视同仁的“经济援助”,转变为以政府援助为主力的、以东南亚为中心的“政治援助”。
    必须指出,这种援助带有政治色彩的倾向,是随着美国对远东的政策的展开而进一步加强的。
    去年春天,日本进入开放经济体制,参加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就更需要增加重工业化学工业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而且,促使这样作的另一个原因是,日本在经济高速度发展中产生的设备过剩的问题。为了解决目前日本经济所存在的设备过剩和生产过剩问题,增加出口特别是增加以成套设备为主的重工业产品的出口,意义就更重要了。对这一点,海外经济合作基金组织总裁说:现在日本经济遇到生产过剩问题,在国内是没有利润可图的,企业必须向海外发展。
    不能忽视的是,在日本经济稳定发展中,为了扩大重工业化学工业产品的出口,在保证可靠的海外市场方面必将遭遇到各种阻力。其一是包括发动援助攻势在内的中国影响的渗透;二是,激烈争夺东南亚市场的西方各国的资本;三是,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对输出资本的最大障碍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它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以民族革命为中心的政局不稳,二是,要求经济独立。即便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的潮流,但是在输出资本的国家看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海外经济合作基金组织总裁在谈到对经济的独立要求时说:“因为有爱国心,所以希望给予资金和机械等的援助。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有着强烈的自己要独立经营的想法。”
    日本的赊销,条件不好。当事国不认为是援助,表示不满。日本企业界也因当事国政局不稳和外汇不足,而对回收欠款感到苦恼。
    日本在推行对外援助政策的时候,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重工业、化学工业化都有这种要求,另一方面又要对付中国的政治地位的提高、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西方资本的侵入以及资本不足。
    从东南亚回国的兴业银行总裁中山说“遗憾的是,亚洲并不是一体的”。总之为了坚定不移地采取这条路线(政治援助的新路线),不确立对中国的政策是不可能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