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美国并非淘金地,求职谋生真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5-02-06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一月二十六日转载蒋帮《中华日报》刊登的一篇从台湾去美的留学生谈话记录,摘载如下:
    某一个周末,波士顿的一个小公寓,里面住的都是留学生。……
    甲:(由纽约来访)报告一个消息,拥有“中国小姐”和“伦敦世界小姐亚军”两个头街的李秀英,现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一个赌场中担任脱衣舞女。
    丁:我相信她一定是受着经济压迫,有着难言之隐。
    丙:老乙是堂堂法学博士,老丁是经济学硕士,现在都在做侍者。
    甲:台湾很多人对美国都存在着错觉,认为美国是遍地黄金,俯拾即是。弄得每个人都想来美国淘金。我过去在台湾时,听到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的儿子来到美国后,找到一个餐馆帐房工作,月薪六百元,待我自己来美后,方知餐馆帐房根本赚不到六百元,都是在三百元左右。
    丙:说来凄惨,我是读航空工程的,原先在新泽西机场上工作,月薪四百元,扣除入息税后,只赚三百多元,只够我一人开支,我的太太带一个孩子住在新加坡,父母住在台湾,都需要我汇款接济,于是我也只好改行做侍者。
    甲:美国的银行、保险公司、商店的职员,月薪都只三百元左右,扣税后,只有二百余元。
    丁:提起银行职员,我很伤心,我在国内做过银行副经理,来到美国读到经济学硕士后,满怀高兴,认为又可一展长才了。起初在报上看到一则银行招聘职员的广告,我立即去应征,约见时,他们告诉我“银行里现在需要的是普通职员,像你经济学硕士,我们不需要。”“我就做普通职员好了。”“你是硕士,我一定要给你硕士的薪级,所以非常抱歉!”
    我当时有一位同学,是物理学硕士,同时在纽约找工作,我们两人就到各个职业介绍所去登记,可是结果都很失望。
    我和他每天早晨在地下火车站会面,然后一齐向职业介绍所打听消息,奔走到下午,看来一天又是白白地过去,没有希望了。我对他说:我假使不是碰到你,可以互相安慰,互相吐苦水,我早就自杀了。
    丙:来美国的华侨,哪一个没有吃过这种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