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香港时报》报道:香港工业资金南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4-04-29

    【本刊讯】《香港时报》四月十二日刊载一篇文章,题目是《香港工业资金的南移》,摘要如下:
    过去香港吸引各地资金,因为香港经济环境较易赚钱。目前香港资金逐渐外流,也可以说,香港社会牟利机会已经饱和,或者是已经困难了。
    香港资金的南移,值得重视的,即固定的工业资金。
    资金外流在南洋各地设厂,并不自目前始。远在韩战的时候,有一些害怕赤祸南下的敏感人士,就将资金调往马来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各地兴办工业。开办的工厂计有益丰搪瓷厂在菲律宾设立,新华搪瓷厂在印尼设立等。但大规模的南迁,则近两年方见其热烈。
    香港工业资金南移,各业有不同的目的。有的为了维持固定的销路,如搪瓷、油漆、针织等恐怕泰国、星马各地发展民族工业而禁止香港制品入口,乃前往与当地之企业家合作,设厂供应当地需要。有的则利用当地的不受国际协定之束缚,争取欧美市场,如棉糸工业之纺纱、织布、毛巾、制衣以及手套等业,即希望在星马设厂。有的则受外地优待外人投资条例之鼓励,如新加坡将十九类工业包括产品六十五种,列为新具工业,其所得利润,可获五年期之免税,又如马来亚政府规定,凡在恰保他色两工业区设厂,可以廉价供给厂地,所获利润,可以享受较低的税率等。有的则因香港发展工业条件逐渐困难,如厂地不足、用水限制等,而在外地设立分厂,希望收到相互配合的利益。
    截至目前为止,已将资金调往外地设厂,规模较大的计有中溪织造厂、大南纱厂、德仁纱厂、树牌制衣厂、吴义兴电机织布厂、鳄鱼牌恤衫制造厂、中国漂染厂、南华染厂、大众钢铁厂、香港搪瓷厂、远东搪瓷厂、新华珐琅厂、华锅搪瓷厂等二十多家,流出资金约二千万港元。
    南移资金有的属于原来逃港资金,准备在香港投资,因无从下手,而再行调出者;有的则属于香港总厂以旧设备的机器资材等移往外地,与当地资金合作,建立新厂。
    香港资金南移,现已进入高潮。厂商会南洋访问团一行,除探求产品销路外,亦在了解当地建立工业的环境。据所知,许多南洋华商均欢迎香港工业家提供先进的生产经验,将资金设备人材等南移,在当地建立新企业。不过南移资金亦先后遭遇困难,其主要的:
    第一、技工问题。当地普通工人虽可供应,但技术工人则聘请困难,势须由香港介绍前往,此等技工在当地居留常受年期的限制,三年或五年必须离境,工厂不时更换技工,将增加开支。
    第二、气候问题。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每日工作时间甚短,每年有六个月以上皆半日休息,半日工作,虽然水电厂房等费低廉,但生产效率低,亦将提高生产成本,各产品售价较香港及日本为高。
    第三、外汇问题。除星马外汇管制稍为自由外,其它缅甸、泰国等限制甚严,申请手续且极繁琐。购买机器原料以及将利润调出等皆不如香港顺利,习惯于香港之自由放任经济环境者将动辄得咎。
    香港习惯上对资金从来不加任何限制,此种自由的传统,有其好处亦有其坏处,好处在于容易受到信赖,所以门路广阔,坏处则缺乏积极的辅导,增加损失与浪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