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西德《法兰克福汇报》评中苏会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3-07-04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汇报》3日发表了哈里·哈姆的一篇文章,题为《北京保持镇静,赫鲁晓夫要炸毁中苏谈判》,摘要如下:
    西方流传着这样的看法,认为苏中冲突最近的尖锐化是由中国党6月14日给苏共中央的信挑起的。诚然,北京选择中苏谈判开始前几个星期的时间,并使用某些极其严厉的措辞给辩论添上新的柴薪。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这封信是对莫斯科3月30日来信的答复这一点却容易被人忽略过去。在那封信里,苏联共产党人企图以纲领的形式确定他们的论据。毛现在根本上只是以同样纲领的形式概述中国的立场。
    在北京看来,苏联同志3月30日的信件同样是“挑衅性的”和“诽谤性的”。但是北京不像莫斯科那样行动。北京在报纸上不加评论地发表了苏联声明的全文。克里姆林宫却认为向它的干部隐瞒北京同志的看法并且对这些看法予以简单的消极的评定是适当的。而同时肯尼迪在华盛顿美利坚大学的演说却在苏联发表了。
    稍晚一些时候才提出这样的问题:赫鲁晓夫这样作是否犯了严重的错误。因为谁不敢向自己的支持者公布对手的立场,而对方却有公布的勇气,那他就牵扯上这样的嫌疑,好像他的论点是没有根据的。
    莫斯科不仅限于粗暴地拒绝发表中国的信件。把中国外交官驱逐出苏联和在中国驻莫斯科使馆前的“自发的”抗议行动表明,克里姆林宫的领导是要激怒北京的中央,致使北京的中央迫不得已而采取报复手段。这种策略的目的可能在于炸毁定于7月5日举行的同中国人的谈判。但是北京并不同意这样作而保持着镇静。毛既不采取反措施,他也不拒绝谈判。
    怀疑未来的中苏会谈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这在今天是几乎无可怀疑的。北京可能趁失败的机会有根有据地要求召开各国共产党的国际会议。毛希望在这个讲坛上有机会争取在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扩大影响。莫斯科认识到这种危险,并且尽一切力量不仅阻止召开国际会议,而且阻止举行初级的、注定要失败的双边谈判。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