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香港《新生晚报》载文:评我青年音乐家在香港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2-09-27

    【本刊讯】香港《新生晚报》9月18日刊载了雷明写的文章,题为《检讨中国青年音乐家演奏团演奏会》,摘要如下:
    中国青年音乐家演出团此次来港演奏,揭起了本港知音人士们的热潮,票子可真难买。好容易才扑到了一张9月15日夜场的入场券。激动的刘诗昆
    对青年钢琴家刘诗昆,还是破题儿第一次欣赏到他的演奏。作为一位演奏家,而想趁这短短的一刻钟里,在听众的心头上留下一个特出的印象,他的心情是不会平静的,他很可能想拼命地去表现一下。我所要说的是:刘诗昆的演奏,这晚上或者会被这种激动的情绪所影响。
    很明显,他拥有第一流的技巧,但他常常企图利用这技巧去故作惊人之举,所以在演奏萧邦的沙龙小曲之时,把它作为一首音乐会作品去处理,他造成了眩目铿锵的音响,而忽略了它应有的轻盈,细致的婉约,他的波阑舞曲里的高潮,有如惊涛裂岸,万马奔腾,可惜不够透明,有千夫不当之勇,而无轩昂高贵之风。还有两首状类练习曲的中国作品,他的表演都是令人信服的。顾圣婴有如闪电的晶莹
    顾圣婴比以前成长了。她的萧邦,具有男儿气概,火力充沛,我年前在深圳听她弹一具破落的钢琴,已有此感觉。
    那次她演奏的是“幻想即兴曲”,她表演出一种像长了翅膀的音色,以及带有忧郁的笑容。这次她演奏的降B短调谐谑曲,无疑是火力的表现远较诗意的表现来得透切。开首的强弱音相交错的短句,譬如说是荒野上晚间的一道闪电,和闪电前静寂的带有灾难性预感的刹那。如此,顾圣婴所处理的“静寂”的小节,便太过短促,那些音符无从获得足够的呼吸去制造应有的气氛。在中部抒情的乐段,她似乎与刘诗昆怀着同一样的心情,以致影响了音乐的发展,而失去了深刻的诗意感触。郭淑珍的歌富艺术修养
    张利娟的女高音独唱,和施鸿鄂的男高音独唱,若以“中国人而有这样的成就”的阿Q式看法去欣赏,当然是了不起,但,要攀上国际水准,两位是还需时日的,施鸿鄂的声线极佳,不过音色方面的表现,尚未尽善尽美,也许因此有人觉得他缺乏高贵的品质。
    反之,郭淑珍倒是一位能从任何角度去和世界水准抗衡而不失礼的女高音,她无疑是一位具备一切条件的艺术家,无论音色、技巧,和最紧要的艺术修养,她都有了。她这晚的表现,可说是出乎意料的。俞丽娜弓法稳定而甜美
    俞丽娜甜美的音色,和稳定的弓法,都是一位良好小提琴手的最佳本钱,可惜我始终未欣赏过她独奏有音乐份量的作品。她所有的琴不是一只好琴,音量弱得可怜,像周广仁这样有经验的优良伴奏者,也不免在稍一用力时便把她的音响遮盖了。小姑娘成就远越其年龄这晚的节目里,最值得欣赏的要算是弦乐四重奏的表演了,在年前深圳的一次音乐会里,我觉得大提琴的平衡不如理想,这晚却被她的浑厚圆美的音色所感动,这四位小姑娘的表现,远远地超越了她们的年龄的限制,她们的成熟程度(当然是指艺术上)是惊人的,韩德尔的帕萨卡利亚可不是份量轻的乐曲。她们的合奏技巧也达到了最高水准,这队国际水准的四重奏,目前所缺少的是火力。优秀艺术家达国际水准
    这篇报道笔者所以敢以国际性的水准来讨论这演奏会,实在因为他们都是真金不怕火的艺术家,所以说的话一点都不存姑息心情,也绝对没有偏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