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三足鼎立 缺一不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7-02

    台报指出,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处于关键地位。内部控制制度须有严谨的会计作业流程、专业会计师的查核品质及独立行使职权的董监事,三者缺一不可。安然及世界通信公司弊案的发生正是其中一项或两项的失能
    【台湾《经济日报》6月29日社论】题:台湾要从美企业作帐弊案中汲取教训
    美国金融市场尚未走出安然掀起的企业财务报告疑云,又遭逢世界通信公司作帐弊案如海啸般的巨大冲击。接二连三爆发的企业财务丑闻,不仅使美国企业形象扫地,更使向来以领导者自居的美国式公司治理机制蒙尘。这对近来积极推动公司治理制度的台湾,不啻是一前车之鉴,更要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世界通信公司作帐弊案的冲击无疑是深远的,这不只是造成全球股市大跌、公司市值锐减、交易者的巨额损失及数万人因此失业而已,其以错误的记帐方式操纵公司盈余数字的手法更是大胆而露骨,与安然公司运用表外交易的灰色地带,隐藏公司财务风险的方式不同,因而令投资人对企业诚信及财务报告品质的信心尽失,并质疑美国治理机制是否有效可行。当资本市场缺乏诚实可信的引导指标时,有如惊弓之鸟的投资人将徘徊不前,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地雷”在哪里。由此可知,投资人信心的沦丧,已成为美国金融市场复苏的最大隐忧,更将进一步牵动全球经济的发展脚步。
    台湾与美国间长期而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不仅使台湾金融市场高度与美连动,连政经体制的设计也多以美国马首是瞻。近期以来深受产官学界重视与讨论的公司治理制度,更因其发源于美国,使得美国的公司治理架构成为台湾制定相关架构时所师法的对象。然而,当曾是美国顶级企业的安然、世界通信公司相继爆发财务丑闻后,尽管这可能只是少数害群之马,而非美国公司治理制度下的通病,但美式公司治理的典范地位显然已受到广泛的质疑,如何趋吉避凶,实是台湾在移植美国公司治理制度时须格外注意的。
    世界通信公司的巨额会计欺诈行为,是在该公司财务官离职后一次常规审计作业中被发现,显示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治理机制里的关键地位,其能否发挥预期的监督功能,实是能否降低经营团队道德风险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内部控制制度是三足鼎立,须有严谨的会计作业流程、专业会计师的查核品质及独立行使职权的董监事,三者缺一不可。安然及世界通信公司弊案的发生正是其中一项或两项的失能。
    以此观察台湾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则实难对公司治理的品质感到乐观。由于台湾公司仍以家族企业为主,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未能有效分离,以致家族成员不仅担任董监事,也常是公司经营者,造成管理权威的集中,虽然有利于公司经营目标的贯彻,却也使舞弊者更加有机可乘;尤其是董事会与管理阶层的重叠与不分,根本无从发挥监督制衡功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岂不是形同虚设,如何能即时预防弊案的发生?因此,推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是强化公司治理的首要之务。
    强化会计师的功能,亦是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可信度的必要事项。以安然及世界通信公司所发生的弊案为例,会计师未能及时发现及揭露企业的财务风险,正是陷广大投资人于巨额损失之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会计师在涉及自身利益冲突时,能否秉持公正专业的精神查核帐目,更引起广泛讨论。因此,美国国会最近通过一项法案,将成立一个监督会计公司的委员会,并限制会计师对所属查帐公司提供的管理咨询服务,以避免利益冲突。台湾已有监督会计师查帐品质的机制,主要是以例外管理的专案审查方式,企图达到吓阻目的。但因政府的管理效能低落,监督机制所发挥的功能有限,亦造成台湾企业财务报告品质不时受到质疑。
    在美国证券管理机关精心设计的公司治理制度下,美国企业的财务报告疑云依然久久不散。要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目标,需要的是政府、企业及投资人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亦即,不仅政府必须从法律面建立有效可行的公司治理制度,也需要企业充分认识到公司治理对蓄积企业发展能量的重要性,愿意落实强化董监事功能及内部控制制度。更重要的是,投资人不能再漠视自身权利,必须以具体的行动要求企业提高信息透明度,实践股东应有的权利与义务,以形成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机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