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香港金融:仍是亚洲第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7-02

    【台湾《财讯》月刊6月号文章】题:香港金融优势仍是亚洲第一(作者    许秀惠 刘俞春)
    裴布雷是怡富投顾台湾第一任总经理,前后在台居住7年之久,并成为台湾女婿,堪称最早的“台湾先生”。1990年后调回香港总部担任香港怡富基金公司董事长,12年的香港经验让裴布雷对港台两地政经环境与人才专长都有深刻体验。他认为香港人比较重系统,讲制度,会先去找资金,所以香港人适合管理守成。香港回归届5年,裴布雷认为香港仍保有在亚洲最大的金融优势,他还比较台湾、上海及新加坡的金融竞争力,以下为口述摘要。
    正在经历巨变
    香港正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从1925年的大罢工、1967年文化大革命、1972年的港股崩盘等等,当时许多看坏香港后市的人大举脱手香港资产,但事后接手的人都大赚一票,反而成为下一代的有钱人,可见香港具备不受短期事件影响的经济实力,但面对回归的冲击可能不同于以往。
    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外汇自由度高,比如说在台湾、印尼或者日本和大陆做生意,台湾、大陆或印尼都有外汇管制,所以把钱放在香港银行最好,资金流通成本最低,目前这点优势仍在,并未因回归有太大改变。
    一个城市至少要有几个领导行业,在香港,金融业当之无愧。香港金融业有两大优势,一是法律系统完备;一是香港的居住外在环境良好。
    金融业需要非常繁琐但是确定的法律,香港的法律系统相当健全,无论是企业或个人借贷、发行各式债券等,香港完整且落实的法律系统领先亚洲许多城市。
    居住环境良好
    另外,香港是一个许多人喜欢住的地方,也是金融业可以维持荣景不坠的重要原因。这听起来似乎毫不相干,但其实很重要。要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会有很多外国人进驻,必须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他们喜欢住的地方,无论是小孩念的学校、好吃的东西、不错的生活品质等等。
    此外,其他周边相关条件的配合,包括资讯、交通、语言、签证等问题,在香港都容易与国际接轨。过去客户放心把钱交给香港怡富来投资,因为香港怡富不会骗他,即使被骗,也有完备的法律可以诉讼。而且香港没有外汇管制,政府官员懂得国际标准,税负不高,香港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
    台湾的外在条件虽不致有太大问题,但是,国际资金对台湾信心面显然不足;同样的,大陆短期内也很难被得到足够的信任。目前为止,香港没有受台湾或大陆威胁的问题,比较大的威胁是来自新加坡。
    新加坡的社会行政体制健全是最大优势,但地理位置却是最大的致命伤。新加坡政府的效率很高,法律系统完备,语言也没问题,复杂的金融合约也懂,也不会贪污,但它所处位置的邻居印、马等东南亚并非富有国家,这相对香港旁边的中国,以及近年北亚的经济发展脚步比南亚快上许多,香港均连带受惠。 
    与大陆共繁荣
    反观上海的前景虽好,但短期成长太快了,过去在60年代的日本、70年代的台湾也都曾上演相同的戏码。台湾在80年代开放券商、银行等金融业的成立,尤其银行更是许多财团认为非开不可的金融事业,但事后都必须经历开放后的调整期。而上海虽然有很多优异的人才,政府也致力执行计划,但短期可能会发生赚的钱不如预期,许多公司却已产生信用过度扩张的问题。
    香港未来走向要视大陆经济成长而定。因为如果香港只有金融业者,顶多是中环十栋大楼就够了,那其他区域要做什么?因此一定要积极发展其他行业,例如观光及两地中介的行业,比方说会计师,外国人不敢直接进入大陆,请香港人帮忙规划、执行,只要大陆成长持续,香港的荣景便可期,高阶经理人可以在两地居中赚钱。
    显然,未来香港的发展还是要靠大陆经济带动,加上港人自己努力。大陆的优势在于低价策略,过去台湾、韩国都经历过,但不出几年,台湾、韩国就变贵了,工资提高,土地飙涨,但大陆人口多,幅员辽阔,预料这个低价优势会维持很久,但这个优势需建立在两大前提下,一是银行系统不出问题,二是政治安定。在这两个前提下,大陆才可能确保维系长久的经济优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