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陈香梅:中美两国的友好使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7-02

    
    【香港《明报》6月23日报道】题:梭行不倦陈香梅
    陈香梅又来了。
    当然那双陈氏独有的弯弯幼眉也一并回来了。过去,这双眉是刻意画给老外看的,好让大家都记住陈香梅这个东方传奇。
    然而美国总统换了一个又一个,连老布什的儿子小布什都当上总统了,那40年不变的幼眉始终如一,紧贴在年近八旬的脸庞上,看来是有点过时吧!难得女主人每天仍然精雕细琢悉心经营,不离不弃。
    一年之中,陈香梅总会定期在内地、台湾、香港、美国之间穿梭往来。
    “今次来香港是因为《大公报》百年报庆,他们邀请我回来做主要嘉宾,还要出席这个报业论坛,三天的程序都排得很紧密啊!”
    对啊!本来这个访问早在去年就该做了,可她实在忙,到最后一刻取消了。今年,面对相同的受访者,相同的记者带着相同的疑问———都77岁了,干吗还要这样“频扑”?
    这样才活得有意思
    穿了件中式大红外套、头发熨得贴服、珠宝衬得一丝不苟的陈香梅,一贯的有礼地回答:“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活得很有意思!”近年,她专跑亚洲,参与大陆的文教事业,在广州设立教育基金,致力改善内地教师的生活质量。
    过去,她是美国政府的中国通,是两国政府之间的非官方桥梁,又凭借她显赫的家世,轻易地游走于海峡两岸。只是,美国总统都已选了43届,老布什之后,儿子小布什也上场了,海峡两岸又有海基会、海协会两个机构,中、美、台究竟还剩下多少空间,可以让陈香梅游走?
    “我应该是他们三个之间的朋友!哈哈哈!”附上几声干笑。
    按陈香梅的说法,她现正处于一个超然的位置,跟三地政府都没有生意来往,正是既不求权势,也不求钱财,因此谈问题时可以较超然的态度去了解国际情势及向官方解释对方的情势。
    让美国多了解中国人
    好像上星期她刚去了台湾,除了出席自己第50及51本新书,《风云际会———陈香梅回忆录1》、《继往开来———陈香梅回忆录2》的发布会外,还趁机跟台湾的领导人见见面,多了解他们的近况。
    “你知道嘛!现在海峡两岸关系与中美关系都很紧张嘛!我跟台湾三党的领导人都见过面,民进党、国民党、亲民党全都见过了,回到美国,又有许多政客问我那边的情况……有时又要去大陆,跟领导人见见面,事实上,我并不是什么特使,我也不喜欢这样的称呼,我只希望让美国多了解中国人。”
    面对这位同行前辈(陈香梅是20世纪40年代,中央通讯社的第一位女记者),记者也就老实不客气地问:尼克松时代,毕竟是差不多40年前的事了,近年安娜·陈纳德对美国政坛的影响是否减少了?
    雪中送炭做过不少
    她轻轻地说:“没什么!因为他们知道我在华盛顿已经四十多年了,无论我是什么身分,是官方好,抑或民间也好,我一样有很多朋友,大家都可以交谈,可以接触,所以你说的影响,可以说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看情况而定……总之我们尽力做!”最后的那句,前辈显然答得小心翼翼。
    朋友一样那么多?
    这次,陈香梅扬了扬眉,斩钉截铁地答:“是!我一生中很少做锦上添花的事,相反,雪中送炭的我却做过不少。好像我带了几个朋友回大陆投资,他们做得相当成功,今天吃午饭时,他们仍然感激我,记得我。”女中豪杰的本色又开始流露出来。
    传奇是别人最喜爱替陈香梅加添的注脚,经历大半生,传奇女人又怎看传奇一生?
    她一贯体面有礼地说:“好呀!好呀!”涂了粉红寇丹的手指,继续翻阅记者带来的那本关于她的厚厚剪报,沉醉在那过去的风云岁月中。
    安娜·陈纳德
    出生于外交世家的陈香梅,外祖父是曾任古巴公使的廖凤舒,辛亥革命元老廖仲恺是他的亲兄弟,而已故中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是她的舅舅,当然不能不提——她是飞虎将军陈纳德的遗孀,这个身分亦一手带她走入美国政坛:60年代,她是尼克松总统的智囊,专门处理对华事务。事业最高峰时,直接听命于白宫,是里根总统的特使,更获邓小平亲自接见。那年头,里根人前人后都喜欢称她做:“这是我们的安娜!”(她的洋名)在风起云涌的七八十年代,“安娜·陈纳德”和“陈香梅”之名响遍中、美、台。
    后记:只能多留五分钟
    跟陈香梅见面时,已是她当天的第六个约会。
    好不容易才挤出了30分钟时间,让《明报》独家专访,记者把握时机问呀问,而陈香梅也得体地答呀答。分秒过去,接近访问预定的完结时间,她提醒记者时间差不多了,五时半还约了别人在酒店见面。
    记者还是不死心,特意拿出“秘密武器”——本报资料室收藏的陈香梅近20年来的剪报,以图请她“再坐一会儿”。
    她一见剪报非常高兴,还大赞我们的资料保存得十分好,捧着津津有味地看。眼见机不可失,记者继续发问,以为回忆可以把这个传奇女子多留一会儿。
    怎知,不过一阵子,陈香梅还是得体地向我们道谢。回忆,只能把这个近代传奇多留5分钟。再次证明,跟老前辈相比,我们这些小辈使的还是雕虫小技吧!
    
    陈香梅的两本新书
    
    陈香梅与陈纳德
    
    陈香梅近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