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伏尔加河畔中国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7-02

    
    【俄罗斯《劳动报》5月16日报道】题:伏尔加河畔的中国城(记者 亚·叶夫列伊诺夫 塔·弗拉季米罗娃)
    麦青(音)原是吉林省一个小村庄里的农民,他已有两个夏天没在家里过了。伏尔加格勒州戈尔杰申斯克区曙光农场的车厢式活动房屋成了他临时的住所。他同中国来的其他农民一起种西红柿、白菜、茄子和辣椒。
    麦青告诉我们:“中国农民的土地太少,收获当然不大。俄罗斯土地多,只要卖力气干活就行。我在这里挣的钱不仅可以养活我的妻子和孩子,还能接济我的兄弟姐妹。”
    今年春天,伏尔加格勒州来了中国吉林省的290名农民。曙光农场场长伊·鲁斯纳钦科一下就要了120名,其余的都被这个州的其他区要走了。
    鲁斯纳钦科说:“去年我的农场每公顷土地的蔬菜产量超过32吨,而伏尔加格勒州的平均产量才25吨。收成之所以好,是因为中国人特别爱劳动。他们从早干到晚,关心每一棵庄稼。他们干活非常细致,该浇地该锄草从来不忘记。”
    场长还说,中国人在生活上非常俭朴,住的是活动车厢房,饭是自己做的。他们吃的是炒土豆丝和酸菜,自己蒸馒头,喝的是糖水……夏末蔬菜成熟后,他们的伙食费就更省了。
    春秋季节他们只过两个节:五一和中秋。过节时,他们包饺子庆祝。中国农民不抽烟,不喝酒。
    按照我们的标准,他们挣得的确不多。上个季节每人才得了1500美元。还要扣除生活费,按照合同要上交政府20%的收入。
    中国人是以租赁形式工作的。种子、水电等费用由中国农民和农场各承担一半。收成也对半分。所以他们干活非常卖力。
    中国农民不是十分相信机器,他们喜欢自己用工具料理农事,拖拉机用得很少。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家乡就很少用机器。
    伏尔加格勒州政府农业食品委员会对外经济联络局局长维·林科夫说:“中国季节工到我们州干活已经是第十个年头。凡是用过中国农民的单位,对他们都赞不绝口。申请中国季节工的很多,我们不能全部满足大家的要求,因为办手续非常繁琐。农场场长鲁斯纳钦科年初就到莫斯科的中国使馆联系,还要求助于俄罗斯主管签证的部门、移民事务机关、就业局等。”
    手续非常严格,因为无论中国方面还是俄罗斯方面都必须保证季节工按时返回中国。不过,林科夫认为,虽然手续繁琐,还要花不少钱,但请中国农民当季节工还是合算的。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是找不到如此勤劳的工人的。
    到遥远的俄罗斯伏尔加河畔工作也是不少中国人的梦想。
    朱晓秋告诉我们:“主管对外经济和技术合作的部门每年都会收到要求到俄罗斯来的许多申请。他们知道这里有活干、有钱赚,能够养活全家。”
    
    来自吉林省的中国农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