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阿富汗儿童:辛酸的梦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5-30

    阿富汗长达二十多年的战乱中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儿童。当其他国家的孩子们沉迷于电脑游戏创造的虚幻世界之中时,阿富汗的孩子们正在艰难的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他们梦想着能够住进通风的砖房,能够吃饱肚子,能够背着书包去上学,能够摆脱病痛的折磨。
    家园梦
    8岁的谢基卜从来没有见过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他就被打上了一个饱含辛酸的烙印——“难民”。在他的记忆中,巴基斯坦难民营的帐篷闷热潮湿,就像个大蒸笼,让他总是感觉喘不过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
    可是当谢基卜随父母终于回到喀布尔时,展现在他眼前的并非梦想中的家园,而是一堵堵布满弹痕的断壁残垣。他家原来租的房子在战争中化作了废墟,一家人只得住进了路边被废弃的泥屋中,每天担心房主会回来赶走他们。
    尽管如此,谢基卜仍珍藏着自己的家园梦:“每天晚上,当我看见马路对面楼房里的灯光时,我总是忍不住想,或许有一天我也能住上宽敞通风的砖房,在明亮的灯下看书写字。” 
    温饱梦
    10岁的古勒拉希姆每天拎着一个白色的塑料壶,拿着几只杯子,到集贸市场上卖水。这水并非什么纯净水或矿泉水,而是普通人家饮用的井水。每杯水的价格是500阿富汗尼,这是目前流通货币中的最小面值,市面上已经不多见,因此人们通常都会支付1000阿富汗尼(约合人民币3角钱)。
    古勒拉希姆每天从早干到晚,也只能挣到6000—8000阿富汗尼。虽然这些钱只够买三四个馕,但是对于全家人的生计来说,这已经是不小的贡献了。由于妇女基本上不能出门工作,一家8口人就靠父亲和他来养活,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
    对于古勒拉希姆来说,最大的梦想就是吃饱饭:“我们每天的食物只有馕,有时候连馕都不够吃,饿了只能喝水。我希望能够挣到更多钱,那样就不会饿肚子了。”
    课堂梦
    13岁的哈什马图拉背着擦鞋箱,在喀布尔市中心熙攘的人群中穿行,寻找着需要擦鞋的顾客。他从7岁时就开始上街给人擦鞋,挣钱补贴家用。去年年底,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全家11口人的生计就靠他和10岁的弟弟来维持。
    喀布尔市内以擦鞋为生的人太多,生意并不好找,而且擦一双鞋只能赚2000—3000阿富汗尼,因此就算他每天早出晚归,也只能挣到1·5万—2万阿富汗尼(约合人民币4—5元),一家人经常吃不饱饭。
    尽管饱尝生活的艰辛,哈什马图拉并没有放弃希望,他的心中一直珍藏着一个秘密:“我盼着弟弟们能够快点长大,早日出来工作,帮助我分担一下家庭的重担,那样我就可以腾出半天的时间去上学。”
    健康梦
    9岁的罗娅无力地靠在墙边,身上搭着一条破旧的毯子,一只洋娃娃安静地躺在她的怀里,陪她与病魔进行着无声的抗争。
    罗娅出生在巴基斯坦的难民营里,从小就有一脸灿烂的笑容,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谁也没有想到,无情的病魔竟会向她伸出罪恶的双手。
    两年前,罗娅患上了感冒,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她开始发高烧,吃了一个多星期的药,病情才见好转。可是自那以后,罗娅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烧。虽然病魔不断侵蚀着罗娅幼小的身体,却无法夺去她对未来的憧憬:“我希望等我长大以后,也能够像洋娃娃一样漂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