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美报文章 中国与荒漠化展开顽强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5-04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4月20日文章】题:在恶劣气候的推波助澜下荒漠和沙漠正在吞噬中国大地(记者弗兰克·兰菲特发自北京郊区龙宝山村[音])
    原编者按 不断推进的沙漠威胁着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农田。
    狂风裹带着沙粒仿佛一阵阵令人窒息的暴雨袭击了这个村庄,打得干枯的玉米秸噼啪作响,瞬间房前屋后堆积起了一堆堆沙子。
    龙宝山村位于北京西北大约40英里处,是中国与不断推进的沙漠艰苦斗争的一个前哨阵地。由于过度放牧、人口激增、干旱以及对土地管理不善,沙漠正在慢慢吞噬中国广袤的土地,这将是一场生态灾难。
    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令人不寒而栗。
    在1994至1999年期间,被沙漠化的土地增加了20280平方英里,相当于马里兰州面积的两倍。沙漠覆盖了中国1/4的领土,这接近于阿根廷的面积。沙漠化正在威胁这个拥有世界1/5人口但只拥有1/15可耕地的国家的牲口和农民的生存。科学家警告说,如果政府控制不了沙漠化,那就将出现一场灾难。
    环境破坏在中国北部和西北部非常引人注目。这里正是这个国家最干旱的地方。据美国使馆一份报告说,像内蒙这样一些地区,成片的沙堆如同美国30年代发生的沙尘暴一样侵吞着大片大片的草地。
    大量沙尘还落入了北京地区两大水库之一的官厅水库。北京每年以将近300万立方米的速度抽取该水库的水。1997年,淤泥、流失的化肥和工业污染已经使得该水库的水不再适用于当作饮用水了。
    3月,10年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席卷北京,天空一片昏暗。由于能见度降至不足100米,40层高楼若隐若现。沙尘暴向这座城市倾倒了3万吨沙子,北京人叫苦不迭。敢于上街的人戴上了口罩或包上了头巾,但在肆虐的沙尘面前仍无济于事。
    4年前,沙尘暴夹带着泥雨使得这座城市一片狼藉。整个世界的表面浑然被一层咖啡色的泥浆所覆盖,北京大街上的汽车看起来仿佛刚刚参加完一场汽车越野拉力赛。
    中国沙尘暴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北京地区。
    据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说,3月沙尘暴刮起的沙尘飘越太平洋,直抵加利福尼亚上空。去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首次证实,中国的沙尘暴在科罗拉多州的上空造成了尘雾。
    此间官员正在设法通过建立绿色防护林来阻止风沙。一个旨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保护北京免受沙尘暴之苦的项目将使75个县已沙漠化的土地得到绿化。
    在位于首都西北大约90英里的宣化县,官员们试图在洋河水库四周种上一排排白杨树和松树,以阻止附近沙漠的推进。官员们说,在过去10年中,25万多名官兵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
    本月早些时候,数十名解放军战士肩上像扛着步枪一样扛着铁锹,行进到水库附近,在棕色的沙土地上种植白杨树。
    战士们在树根边上围上硬纸板以保持湿度和防止盛夏烈日的暴晒。官员们说,松树的存活率较高,作用也大,但每株成本却是白杨树的5倍。
    政府还采取退耕还林的措施。官员给每公顷栽种树的农民补贴1320磅粮食和2·4美元。不过,农民只有在所栽种的树苗第一年的存活率达到80%以上时才能获得这些补贴。
    在自然条件类似墨西哥北部的这些荒山和干枯的河床上种树着实非常艰难。有些农民住在5英里之外,不得不用牲口来驮水浇树。
    持批评意见的人对北京郊外这种投入大量劳力的工作提出异议。他们指出,像内蒙这样一些面积较大的沙漠是造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人们更大的关注。
    中国对付沙漠化的重要武器之一是水,而水已经成为中国的紧俏商品。重工业的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准对水的要求与日俱增,江河因此而干枯,饮用水日趋短缺。
    中国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江河从水源充足到枯竭的变化。位于北京西郊的卢沟桥是12世纪修建的,因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的描述而闻名于世。近300年来,它一直横跨在永定河上。甚至在70年代,北京人还可以在桥下的水里游泳,坐在木船上捕鱼。如今,永定河已成了一片砂砾和尘土。这条河已干枯了多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