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奥尼尔理论的三大漏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5-04

    美联储的研究表明,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5%之后,名义汇率平均会降低40%,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会急剧下降。美国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步入这一危险区。这一危险会使美国财长奥尼尔夜不能寐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4月27日一期文章】题:奥尼尔理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美国财政部长奥尼尔认为,该组织的经济学家们并不了解实际情况。他说,经常项目赤字是个“毫无意义的概念”:决策者无需对此加以关注。奥尼尔的观点违背了以往的经验。时至2003年,这项赤字将迫使美国每天从国外借贷将近20亿美元,因此它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外国人对美国资产的兴趣消退了,美元面临的后果将使了解实际情况的财政部长夜不能寐。
    奥尼尔认为,该赤字只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外国人受到高额回报的吸引,所以希望在美国投资。经常项目赤字只不过是会计学上的净资本流入。该赤字是私营公司和个人理智的储蓄和投资决策的产物,政府没有理由多加猜疑。对英国的读者而言,这种论调似曾相识。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末担任英国财政大臣的奈杰尔·劳森就说过类似的话。当时,英国经济行将恶化,劳森关于经常项目赤字的理论也随之走了下坡路。
    奥尼尔认为高额的经常项目赤字未必是坏事。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但是,他的观点存在三个纰漏。首先,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已经不单纯是私有部门的问题。减税和增加国防开支导致预算重新出现了赤字。由于经常项目差额相当于私有和公共部门的净储蓄额,所以预算赤字就会导致对外收支赤字的增加。第二,私有部门的储蓄和投资决定有时可能是基于对利润和股市回报的不可靠期望——考虑到华尔街过去几年的良好记录。第三,历史表明,高额的经常项目赤字最终总会崩溃。投资者不断购进美元资产的意愿是有限度的。
    如果资本流入出现枯竭,经常项目赤字就必定要缩减。这也许是由于国内需求剧减,或者由于美元贬值,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美联储对发达国家的高额经常项目赤字进行研究后发现,当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5%时,往往就会开始发生逆转。随之而来的是,名义汇率平均降低40%,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急剧下降。
    美国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步入这一危险区。在此前的衰退中,由于国内需求和进口疲软,美国的赤字都有所减少。但是,美国去年的赤字仍然保持在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4%的水平。今年,随着消费者继续消费,进口将会出现增加,从而导致赤字膨胀。摩根—斯坦利国际投资公司预计,到2003年年底,该项赤字将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6%。这将是七国集团经济体在过去30年中遭遇的最高额赤字。
    近年来,高额的资本流入远远超出了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因此,美元被定值得过高。如果(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外国人对美元资产的兴趣消退了,美元也许就会沿另一个方向走得太远。奥尼尔先生,这对决策者也无关紧要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