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日报认为分析中国经济走向需用冷静视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5-03

    
    【日本《世界日报》4月29日社论】题: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不要过于乐观
    有不少人用“世界工厂”这一说法来形容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有人甚至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虽说如此,但中国实际上面临许多课题,能否顺利地走上“中国世纪”之路还是未知数。有人指出过去对中国的预测都没有落空,但不要只把眼光放在乐观的预测上。
    我们对中国的社会缺乏了解。如果不了解中国人的感觉,对中国的分析就可能出现错误。
    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最近一两年乐观的报道十分突出,甚至可以看到认为中国经济将来可能称霸世界的报道。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冷静的视角。
    的确,中国经济实现了发展。然而,从整个中国经济的“实力”来看,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现在大约是1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00美元左右,只相当于日本和美国的1/40。即使中国保持目前7%—8%的经济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也只是2000美元左右。有人认为,经济统计数字的水分太大。
    虽然中国的出口在不断增长,但电器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要在世界上赢得信誉尚需时日。
    日本产品过去有“便宜没好货”的印象,日本消除这一印象花了25年时间。中国产品的印象还没有走出过去日本产品的范畴。今后,中国产品将受到世界消费者的严格检验。
    至于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即使占世界人口20%的中国达到20%,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问题在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了多大占有率。
    鉴于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面临许多课题,所以它不可能顺利地走上成为发达国家的道路。
    但是,中国人勤奋和优秀这一基本情况没有变化。从香港和台湾的发展情况来看,即使中国大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香港和台湾的1/5、1/10,也不足为奇。如果中国大陆将来达到目前台湾1/5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大陆的国内生产总值就会超过3万亿美元,达到与目前的日本不相上下的程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中国的未来持否定观点也不可取。但是,在分析中国的动向时,偏重乐观的预测有可能犯历史错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