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阿拉法特自由了,但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5-01

    
    现场报道
    门外是一片荒芜的土地    
    【美联社西岸拉姆安拉4月29日电】以色列今天在一份协议里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已经自由了,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阿拉法特在被炮火烤焦的总部里幽禁了5个月后终于重获自由,该协议看来已经打破了以巴三个僵局中的一个。
    但以巴之间在伯利恒圣诞教堂和联合国实情调查小组这两个问题上依然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在最近一次以色列军事入侵行动中,以军拥入西岸城镇希伯伦,搜捕好战分子,造成9名巴勒斯坦人丧生。 
    【美国《洛杉矶时报》4月29日报道】当阿拉法特几个月来第一次走出他遭到破坏的基地时,他可能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假如由美国从中斡旋的一笔交易能够生效,对阿拉法特的围困被解除,这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领导人将踏上一片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是荒芜的土地———一个被中东最强有力的军队在3周的时间里大肆洗劫过的西岸。
    阿拉法特该如何开始重建他不久前曾经领导的这个准国家还是个难解的谜。尽管作为对立面的谈判者作出了保证,但他所领导的运动可能仍然处于严密的限制之下。以色列还摧毁了他的直升机,并在巴勒斯坦唯一的飞机场跑道上挖了沟。
    在通往他在拉姆安拉院子的道路上堆满了碎石和瓦砾,院子的外墙已经被以色列军队的装甲车推倒了。更重要的是,他的政治和安全机构都彻底被搞乱,大部分警察部队被摧毁。
    但是,从阿拉法特的角度来看,他能从一种被惩处的环境中解脱出来本身就是一个胜利。
    一位美国官员说:“很显然,他将面临无数问题。但是,还有一些事情对他是有用的。他能够活下来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阿拉法特选定接班人
    【俄塔社迪拜4月29日电】阿拉法特任命巴解政治局负责人法鲁克·卡杜米在“意外情况下”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担任巴民族权力机构首脑。
    卡塔尔通讯社今天从拉姆安拉报道,巴勒斯坦领导人决定成立一个由5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以阿拉法特为首的该委员会应当在紧急情况下肩负领导作用。该委员会成员包括解放阵线总书记马哈茂德·阿巴斯、立法委员会主席艾哈迈德·库赖、地方政府部长赛义卜·埃雷卡特、文化和新闻部长亚西尔·阿比德·拉布、加沙地区安全首脑穆罕默德·达赫兰。
    
    阿拉法特二十九日在拉姆安拉总部会见罗马尼亚外长米尔恰·杰瓦讷(美联社)
    
    几名巴勒斯坦男孩走在纳布卢斯被以军轰炸后的废墟(路透社)
    前景展望
    沙龙停止军事行动?
    【日本《读卖新闻》4月30日报道】由于巴以双方接受了美国的调停建议,以色列军队对巴勒斯坦自治区的入侵行动有望很快结束。其原因在于,美国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希望早日收拾局面,以色列不能无视自己唯一的后台美国的意见,而巴勒斯坦方面处于无计可施的状态,三方的利害关系是一致的。以色列方面正注视着阿拉法特今后能否采取具体的反恐措施,如果阿拉法特仍旧讨价还价,以色列将再次采取孤立阿拉法特的政策。
    以色列期待,作为此次作出让步的回报,美国能在联合国调查组调查杰宁难民营问题上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但另一方面,以色列担心,如果阿拉法特将解除围困状态视为“胜利”,继续为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而讨价还价,将会对反恐问题置之不理。美国总统布什28日指出:“阿拉法特主席现在已经能够自由地行动并领导民族权力机构了。”他告诫阿拉法特要立即采取反恐怖措施。
    可以预见,根据阿拉法特的反应,以色列政府内部关于是否将阿拉法特驱逐到国外的争论有可能再次高涨起来。
    杰宁事件必须了结
    【法新社杰宁难民营4月29日电】欧盟中东特使莫拉蒂诺斯在走访了巴勒斯坦杰宁难民营后说,杰宁难民营遭到破坏表明各国派驻中东的和平使节的努力归于失败。
    莫拉蒂诺斯说:“我被自己的所见所闻深深触动,难以忘怀,这是一场人类的悲剧。”
    他说:“这个结果对我这样的人来说是个失败,因为我一直在不断地致力于避免发生这种事件,而且要为这个地区带来和平。我们今后必须更加努力。”
    【路透社莫斯科4月29日电】俄罗斯今天说,它将坚持要求以色列允许联合国调查小组进入杰宁难民营,对以军的袭击进行调查。
    【路透社伦敦4月29日电】英国敦促以色列不要阻挠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调查小组进入杰宁难民营展开调查。
    背景透视
    沙特王储功不可没
    【法新社利雅得4月29日电】沙特王储阿卜杜拉今天结束了对美国为期一周的访问,他成功地敦促布什总统向以色列施加了压力。
    据沙特《中东日报》报道,布什与沙特王储阿卜杜拉的第一次会谈以美国同意“向以色列施压,迫其解除对阿拉法特的围困,并从拉姆安拉撤军”告终。
    【法新社耶路撒冷4月29日电】分析人士今天说,虽然自去年12月初以来一直被以军坦克困在拉姆安拉总部,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还是在一场对意志的考验中战胜了他的以色列对手沙龙。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分析人士说,除了听从华盛顿的命令外,沙龙可能别无选择。同样,在沙特王储阿卜杜拉不久前访问美国期间,美国也受到了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巨大压力。
    巴勒斯坦议员、政治分析家齐亚德·阿布·阿姆鲁说:“看来阿卜杜拉设法说服美国人向沙龙施压,使他接受协议……继而为阿拉法特放行。”
    以美又搞“幕后交易”?
    【日本《产经新闻》4月30日报道】以巴接受布什总统旨在解除对阿拉法特围困的建议各有盘算。如果被以军围困在拉姆安拉总部的阿拉法特重获“自由”,那么等于他取得了象征性的“政治胜利”。另一方面,作为解除对阿拉法特围困的条件,似乎沙龙总理在联合国调查杰宁难民营问题上得到了美国的私下支持。
    据数名以色列消息灵通人士说,沙龙总理最担心杰宁难民营问题将来被送到国际刑事法庭审理。他们认为,沙龙总理把阻止联合国调查小组当作首要课题,作为在联合国争取美国支持的交换条件,接受了布什总统旨在解除对阿拉法特围困的建议。
    对沙龙总理来说,解除对阿拉法特的围困是屈服于“外国压力”,这很可能对国内舆论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以色列各报29日在报道中指出:“以美在解除对阿拉法特围困和调查杰宁难民营问题上达成了协议。”以色列政界消息灵通人士断言:“肯定有幕后交易。”
    如果阿拉法特在以军继续包围拉姆安拉的情况下重获“自由”,那么作为“在强大的以色列军事压力下生存下来的领导人”,必然会被巴勒斯坦社会视为英雄。
    然而,以色列报纸报道说,沙龙总理推迟就接受联合国对杰宁难民营进行调查作出决定,是在寻找阿拉法特“参与恐怖活动”的证据。即使以色列解除对阿拉法特的围困,也不可能为以巴全面实现停火和重开和谈铺平道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