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日报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结构性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3-04

    
    【日本《读卖新闻》2月26日文章】题: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记者 三浦润一)
    中国经济继续迅速发展,甚至出现了“中国经济威胁论”,但是,中国内部也存在很多结构性问题。
    支撑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是中国积极的开放政策,不过,也有人对中国急剧增大的外资依赖度表示担忧。
    据中国方面统计,中国的出口额在2000年为2500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的出口额占50%。外资的积极引进导致了如下一种经济现象:虽然提供了场地,但是大显身手的却是外国人。与其说中国是世界工厂,不如说外资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把中国当成了工厂更加符合实际。
    另外,在2000年的中国税收当中,来自外资的税收占近20%。税制因国家而异,一般情况下无法加以比较,不过,也可以说,税收的1/5依靠外资这种结构非常脆弱。
    长期高速发展的日本通过限制外资和推进农业政策,创建了很多世界性的企业。中国也在逐步扶植有影响的企业,不过,其发展的速度没有开放的速度快。目前依赖外资的中国,与被称作发展中心的七八十年代的东南亚国家非常相似。
    外资是能够直接确保出口的手段,从税收和就业方面来说,外资也是不可或缺的。只要中国不发生重大的改变,中国的“外资依赖症”大概就不会发生变化。
    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在收入上的差距几乎高达3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从人口来看,农村地区占整个人口的64%,但第一产业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在2000年仅为16%。也就是说,60%以上的人口仅为国家创造了20%的财富。
    尽管经济高速发展,但中国的通货紧缩问题越来越严重。原因是设备和供应能力过剩。中国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因90年代以后的投资热而大幅提高,然而产品却超过需求,这导致了严重的通货紧缩。
    在日本,存在着早晚会被中国赶超这样一种“中国威胁论”。但是,中国为了继续生存,就不得不在拖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继续实施现在的开放政策。日本应该在冷静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采取利用中国的态度,而不是把中国视为威胁的对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