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围城”之内有温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3-01

    
    【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4日文章】题:婚姻模范(记者艾伦·凯斯发自华盛顿)
    华盛顿提出一项建议,拨款1亿美元,向靠福利救济生活的、想要结婚的单身母亲提供帮助。这项新奇的建议表明,我们的一些政治家开始意识到,国家的团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的团结——依赖于美国婚姻制度的健康。
    按历史水平衡量,离婚率至今仍居高不下。第一代开始轻易离婚的人们的子女如今也已长大成人。除了围绕离婚主题的统计数字和轶事传闻之外,导致婚姻制度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们哪里走错了?我们怎样才能回到原来的轨道?
    中心问题是,我们是否纵容一种文化得以发展,使人们难以适应婚姻的挑战?社会强调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人们在事业中只看重成就,这些都促使人们把家庭放在了次要位置。婚姻往往代表着从自私世界向给予世界的转变。家庭生活是一种普通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可以学会为他人着想而非总是考虑自己,这样的生活才能真正体会到最快慰的欢乐和满足。
    但是我们并没有帮助年轻人学到这些,相反,我们实际上似乎常常使他们更多地为离婚而不是为结婚做好了准备。太多的人普遍忽视给予的重要性,他们怀着极高的期待进入婚姻,希望获得直接的个人满足,之后却无可避免地发现自己失望至极,然后就结束婚姻。
    我们有没有使年轻人认识到,不论是一开始的牺牲,还是在随后日子里的困顿和辛劳,他们不仅是在为对方铺垫永久幸福的基础,而且也是在为自己构筑幸福。除非我们让他们懂得这些,否则就不能帮助他们对婚姻生活或养育子女做好准备,离婚率也会仍然居高不下,从而使年轻夫妇和为人父母者丧失信心、背弃誓言。
    我们的文化强调满足自我,使年轻人错误地只想体会婚姻生活的某些方面———品味性的快乐和浪漫的满足,却未学会在婚姻关系中首先体会真正的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欢乐,以及后来为人父母的喜悦,而这才是婚姻生活的真正目的和乐趣。
    我们的家庭团结确实出现了问题。让我们开始回忆祖辈的睿智,重塑信心,教导年轻人学着去爱,而不计较得失。我们仍能教他们学会怎样做人,怎样构建家庭生活。这样,我们就能帮助那些失落的朋友找回他们所极力追寻的全部幸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