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台报报道宰人“黑店”充斥大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2-28

    【台湾《工商时报》2月26日报道】题:大陆黑店文化 汹涌澎湃
    时常游走两岸之间的台商,应该都会时有耳闻,甚至自己也曾碰上这类倒霉事,那就是充斥大陆各地的“黑店文化”,让许多商人和旅游业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深怕自己成为下一只肥羊。
    专门宰人的“黑店文化”,是完全没有商业道德与伦理的坑人商业手法,实际上,就是“欺生文化”的延伸。
    因为黑店文化,不论是在东南西北哪一个城市,基本上,不会挑本地人作为下手的对象;外地人,尤其是台商外商这种看似多金的对象,往往都会被设定为肥羊的目标,更是众家黑店的最爱。
    不少在大陆从事娱乐业的台商认为,全世界各城市中,包括台湾,都会有黑店存在;至于中国大陆的黑店文化之所以蓬勃发展,除了有经济成长的因素推波助澜外,背后还有很强烈的历史背景。
    公安、黑帮幕后撑腰,形成稳固犯罪集团,在这种阵势之下,大多只有吃下闷亏。
    受到幅员广阔、地形复杂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地域为主的各种方言与文化;这种根深蒂固的排外、欺生文化,向来就是不利外人在当地的生存,因而不论商人或是官员都要强调“入境随俗”;不管是学习当地语言,或是婚姻本土化等动作,不仅代表融入地方的意义,同时也能避免遭到排挤。
    就算是江南名城———苏州,这个台商投资的大本营,城内的治安号称全国数一数二的城市,但是不肖公安与黑店业者沆瀣一气,联合欺压外地人的案例仍是层出不穷。就有不少台商在当地因为不了解状况,而惨遭黑店里标客们海削一顿。
    【台湾《工商时报》2月26日报道】题:天子脚下 北京照样充斥黑店
    对许多曾赴大陆的台商和观光客来说,遭到KTV、餐厅等不法经营的黑店“干洗”,总是挥不去的梦魇。这些视外商和观光客为待宰羔羊的黑店,充斥在大陆各大城市,即使是首善之区的北京也不能幸免,也是初访北京的外地人经常被告诫必须提防之处。
    北京的黑店集中在市中心的王府井大街等重要商圈,以及外籍人士聚集较多的朝阳区,其形式主要为KTV、餐厅以及礼品店。以王府井大街为例,该地为一般观光客到北京必访之地,不过当观光客悠闲地走在王府井步行街时,一定免不了招来一些不速之客。这些不速之客经常以两位年轻女子为一组,借故前来搭讪,话题不外是“能不能陪你聊天?”“带你去好玩的地方?”若是随之前往,接下来多半是误入贼窟,被带到另藏玄机的KTV或是餐厅。据悉,在外籍人士聚集的北京朝阳区一带,光是这类的KTV黑店便多达三四十家,而整个大北京地区,黑店总数可能高达上百家。
    北京为数不少的KTV向来便与色情与黑道纠缠不清。一些不入流的KTV则以卑劣的手段诱骗无知顾客上门,再予以狠狠地敲诈一番。这些KTV通常其貌不扬,既没有华丽门面,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服务生围绕,使上门的顾客误以为是平价消费,但是买单时,往往出现态度恶劣的彪形大汉向你递出一张不可思议的帐单:一杯不足50毫升的果汁索价400元人民币,包厢每小时可能高达两三千元,一摊下来竟是数万元的消费。
    黑店的形式除了KTV之外,餐厅也是常见的案例。手段则与KTV类似,先是以年轻貌美的小姐在街上以当伴游为饵,引诱观光客或外商上门消费,一旦顾客上门后,餐桌中会多出几道菜单上没有的菜色,即使口味没有什么特别,结果还是必须付出令人咋舌的金额。
    北京公安部门的一名干部曾私下表示,当地警方也了解外商和观光客屡屡被坑的情事,但是受害者多半不愿主动出面指控,加上这些黑店位置隐秘而且设备简陋,随时有捞一票就转移阵地的准备,因此公安单位也防不胜防。他建议,台商或观光客若非情非得已,尽量避免前往这类声色场所消费,而消费之前也应先确定价目,并且随时牢记对外求援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