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气候变了,珍稀物种惨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2-27

     
         
    【英国《观察家报》2月10日文章】题:气候变化如何使稀有动物逐渐灭绝(作者 安东尼·布朗)
    它们是地球上最容易受到伤害的自然栖息地,里面生活着全世界许多最美丽、最珍稀的动物。但是,由于全球变暖,所有这些栖息地在本世纪末以前几乎都面临着灭顶之灾。
    在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中,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科学家预言,堪称大自然瑰宝的全世界115个最有科学价值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将有80%因为气候变暖而遭到毁灭。
    他们利用复杂的气候变化模型和迁移模式做出预测,这些栖息地有的将缩小到原来面积的四分之一,从而使其中五分之一的物种灭绝。
    受害最严重的将是加拿大的下北极苔原,俄罗斯树木繁茂的乌拉尔山针叶林,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维亚安第斯山脉中部的干冷高原,蒙古的干草原,印度和尼泊尔两国东北部的热带稀树草原,非洲南部的高山硬叶灌木群落。
    加拿大北冰洋苔原是全世界最大的荒原之一。但是,根据《全球变暖和世界重要陆地生态系统的物种损失》,这片苔原将消失超过四分之三的面积,那里生活的物种将有五分之一不复存在。
    东喜马拉雅山脉高山草地的植物种类比亚洲其他任何地区都多,婆罗洲的雨林除外。这片地区是濒临灭绝的雪豹的栖息地。目前全世界仅存5000只雪豹,但它们仍然因为一身珍贵的皮毛遭到捕杀。到本世纪末,雪豹的栖息地将有三分之二不复存在。
    非洲南部高山硬叶灌木群落中近十分之七的动植物都是该地区独有的。在夏天,由于气候极度干热,这里经常发生火灾。在春季的短暂时间内,这片地区则是百花盛开。但是,根据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研究,这片地区有近一半将消失。
    其他面临危险的动物和栖息地包括亚洲独角犀。这种动物目前仅存2400头,生活在印度北部、尼泊尔和不丹的草原上。袋食蚁兽也可能失去在澳大利亚西南部的栖息地。
    随着世界逐渐变暖,许多栖息地将迁移,在较凉的地区重新建立。比如,目前位于法国的橄榄园就将迁到英格兰南部。低纬度地区和热带的许多栖息地(比如热带雨林)估计不会受太大影响,因为它们可以逐渐迁移。
    但是,南北极和靠近南北极的栖息地无处可去,因而将遭到毁灭。
    有些栖息地或许在以前的气候变化中迁移过,但今天却不再有这个机会,因为四面八方都是人类住宅区。岛上的野生动物在气候变暖以后也无处可去。
    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比自然变化快得多。也就是说,许多物种没有时间去适应这种变化。那些能够迁移的栖息地需要以每年一公里的速度迁移,这意味着许多生长较慢的植物无法跟上这个速度。
    有些物种,比如非洲南部的跳羚,也对生活在新的地方极不适应,估计它们将逐渐灭绝而不会迁移。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负责气候变化的乌特·科利尔博士说:“许多栖息地的变化速度将是自上个冰期以来最快变化的10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