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美奥委会‘奖台计划’大获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2-27

    【美国《华盛顿邮报》2月24日文章】题:美国对冬奥会选手的投资获得了回报(作者 利兹·克拉克)
    为了使更多美国运动员在2002年冬奥会走上领奖台,美国奥委会在盐湖城冬奥会之前作了前所未有的投资——为国内优秀速滑运动员购买心率监测器;为女子冰球队聘请运动心理学家;向国外输出优秀的冰壶和冰球运动员。
    这些仅仅是美国奥委会在所谓的“奖台计划”下为争取奥运会荣誉而花费金钱中的一部分。这项计划的任务是把才华出众的美国运动员塑造成奥运奖牌得主,最终提高美国在冬季运动项目中的国际地位。
    美国的投资显然获得了回报。美国运动员在此次冬奥会中取得的奖牌总数,已比1998年长野冬奥会的13枚增加一倍以上,远远超过原定目标20枚奖牌。就在一个月前,这一目标似乎还很高。
    美国奥委会主席桑德拉·鲍德温说:“你们能想象,我简直高兴坏了。我们意识到需要制订一个计划来实现美国成为冬季运动强国的目标,这就是结果。”
    美国奥委会发言人迈克·莫兰说:“这里发生的一切不是偶然的。”
    据莫兰说,美国在盐湖城冬奥会上的成功可以追溯到它在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上仅获6枚奖牌的可悲结果。
    如果说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促进了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空间计划,那么卡尔加里冬奥会的惨败对美国的奥运计划也产生了类似作用。
    为了雪耻,美国设立了一个由纽约扬基集团业主乔治·施泰因布伦纳担任主席的特别委员会。所谓的“施泰因布伦纳委员会”在1989年发表报告,明确声明美国在奥运会上的唯一任务就是赢取奖牌,并提醒说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付出巨大代价。
    最主要的是,该委员会敦促美国奥委会增加对有希望的奥运选手的投资——不仅为他们的训练支付费用,还包括向他们提供基本生活费,使他们能延长训练期,更理想的是,延长他们的奥运生涯,使他们不致为了工资而放弃运动生涯。
    在盐湖城冬奥会之前的四年中,美国奥委会为运动员备战2002年冬奥会投资4000万美元以上,而它在长野冬奥会之前的投资仅为2000万美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