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花城春意别样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2-26

    吕宋岛北部科迪勒拉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座优雅别致的山城———Baguio,世代居住于此的菲律宾华人冠以她一个极富诗意的中文名字:碧瑶。每逢春节,菲律宾的华侨华人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最有名气,也最为热闹的就是在这座有“花城”之称的城市里举行的“中国新年大游行”。
    今年的游行于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四举行。我们从马尼拉驱车向北250余公里,就进入了位于本格特省境内的碧瑶市。这时,3000多公里外的北京还是冬装未去,马尼拉依然笼罩在热带的炎热高温之中,唯有四季常青的碧瑶鲜花绽放,春意正浓。
    “没有到过碧瑶,就没有到过菲律宾”,这是令当地人自豪的一句俗语。群山环绕的碧瑶城,海拔1500多米,面积不到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20多万,但凭借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却成为菲律宾重要的城市。这座鸟语花香的小城是闻名东南亚的避暑胜地,在美国统治时期被作为“夏都”,如今还有菲律宾总统办公室和别墅。
    此时,在这个异国他乡的小小山城,因为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全城上下张灯结彩,主要街道的路灯上和沿街的店铺前都悬挂着“恭贺新禧”的红色条幅,在微风的吹拂下徐徐飘扬。在街头,我们不时能听到“恭喜发财”、“Happy Chinese new year”的祝福声,耳旁伴随而来的是“好一朵茉莉花”那悠扬的旋律。
    游行是下午4时正式开始的。但在开始前2个多小时,参加游行的队伍已陆续出现在街头,并逐渐向市中心游行的起点塞逊街汇集。龙狮起舞,鼓乐齐鸣。面对此情此景,长期致力于推动菲中友好、弘扬中华文化的碧瑶爱国中学董事长洪旭环老先生的心情可能比常人更加激动。十多年来,他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见证了游行规模由小变大,影响遍及全国的历程。“有谁能想到当年只有100多位华侨华人参加的春节游行,会发展到如今有3000多人参加游行、数万人沿街围观同乐的大型庆典呢?”洪老先生感慨万千。
    1975年初,洪旭环在他的父亲洪明的带领下,在中菲建交前夕联络碧瑶华商筹建菲中了解协会碧瑶分会,并于1979年组团访问中国。故国秀丽的山水,悠久灿烂的文化,深深地打动了来自菲律宾花城的人们。在访问结束之际,洪旭环等人向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倡议碧瑶与“天堂”杭州结为姊妹城,使菲律宾成为第一个主动向中国提议建立友好城市的东盟国家。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1982年碧瑶与杭州正式结为友好城市。
    爆竹声中,游行队伍在中菲两国国旗的引导下开始前行,作为庆典嘉宾的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官员在朱桃英总领事的率领下,与碧瑶市市长及华侨华人社团领袖走在队伍的最前列。碧瑶城里万人空巷,居民们聚集在市中心的主干道两侧,向游行队伍欢呼,游行的人们也不时向空中抛撒糖果,挥舞旗帜,表演助兴。整个碧瑶城变成欢乐的海洋。
    从80高龄的白发老者到蹒跚学步的稚气儿童,游行队伍涵盖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们,近60个方阵被大致划分成“红色”、“绿色”和“黄色”3个部分,绵延达数公里,队伍中不时有各种花车出现,因为是农历马年,有的花车就直接用骏马来拉,而一些孩子们也是头顶纸制的马头,身穿传统中式服装,在人群中显得分外活跃。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碧瑶只有2000多华侨华人,因此在游行队伍中很多是其他民族的菲律宾人。
    1909年碧瑶建市以来,就不断有来自中国广东、福建的华侨与当地人民通力合作,把荒芜的山野变成了山顶乐园。二战期间,碧瑶是菲律宾第一个遭受日军轰炸的城市,也是日军占领时间最长的城市,当地华侨华人与包括山地少数民族在内的菲律宾人并肩抗日,结成了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碧瑶的“中国新年大游行”也正是这种感情的真实再现。
    日落西山。历时一个半小时的游行在麦林琼斯体育场结束,一束束礼花腾空而起,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菲华新春联欢会拉开了序幕……
    马年的除夕之夜,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专门签署了向华人表示新年祝贺的文告,这是第一位菲律宾总统作出上述表示。在文告中她高度赞扬华人在菲律宾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菲律宾文化因融入了中国最优良的社会及文化传统而更显丰富”。目睹花城碧瑶的春节游行,作为中国人会感到更加骄傲。
    题图 中国驻菲使馆官员手执中国国旗,与当地官员与华人领袖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