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居安不思危 为富不思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2-26

    【美国《洛杉矶时报》2月24日文章】题:舒适的报应(作者 兰德公司高级经济顾问小查尔斯·沃尔夫)
    在日本,经济的不景气同舒适的生活是和平共处的。经济零增长或极其微小的增长都会提高人均收入,因为日本的人口不久将会减少。到2010年,即使假设这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不变,那么,不断减少的人口也将会使人均收入每5年提高近1%。这表明,日本的经济萧条将会继续下去,而不会对这个制度造成猛烈冲击。而对这个制度的猛烈冲击很可能来自外部,比如说来自中国。
    日本远没有处在一场“危机”之中,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它的生活水平仍属于世界上最高的。昂贵消费品的销售势头仍然很旺盛。日本的经常项目盈余2000年为117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多的,而它的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几乎等于位居第二的中国的两倍。中国的外汇储备大约为2030亿美元。日本答应为重建阿富汗提供的援助比美国或者欧盟都多。它答应在两年内向阿富汗提供5亿美元的援助。
    日本的城市总的来说是世界上最清洁和最安全的。公用事业比较可靠,工作效率也比较高。在东京或者大阪机场,当旅行者走下一架飞机后,在5秒钟之内,一辆快速而无噪音的短程穿梭运行的车子就会来把他们运到另一座候机大楼去转乘另一航班。这与在“9·11”事件之前的美国机场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不用说“9·11”事件以来美国机场的情形了。
    由于日本的消费者和政界上层人士看来满足于这种舒适的生活,因此,要求取消对经济的管制性规定、清除或者合并亏损的公司和处境危险的银行并且创造一种新的商业环境来鼓励日本企业及外国投资者的压力就不大可能会增强。尽管布什总统上周在访问日本时使得日本方面作出了实行改革的许诺,但是这些许诺的实际效果很可能微乎其微。相反,中国可能是一个促使日本经济重新增长的刺激因素。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怨恨日本,这是由于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的历史造成的。如果这些怨恨继续存在,同时如果中国在经济和军事力量方面越来越明显的迹象表明这个国家将会在亚洲地区超过日本,使它黯然失色,那么由此而对日本造成的冲击的后果可能会相当于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发生的情况。当时,外国占据统治地位的威胁促使了政治上引人注目的重新结盟和国家政策的重新定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