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9·11”后世界走向之十六·完 亚太大国关系波谲云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2-01

    【日本《世界日报》1月23日文章】题:美中俄关系和亚洲正在发生变化(作者    北欧文化协会理事长武田龙夫)
    中俄稳定对美关系
    以“9·11”恐怖袭击事件为契机,美中俄关系变得更加明朗了。首先,俄罗斯经过首脑会谈,表示支持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在反弹道导弹条约上做出让步,也把入世纳入视野,企图在美俄准同盟框架内挽回损失。但是,俄罗斯同美国的协调也有局限性,比如,在美国攻击伊拉克的情况下,俄罗斯将会成为严重障碍。
    中国担心中亚地区出现动荡,因为这将对中国西部产生影响。中国同与此有着共同利益的俄罗斯一起组成上海合作组织,另一方面,中国在对美关系上也继续采取安定政策,从而在6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上弘扬国威。
    在此期间,台湾将继续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亚洲的和平同台湾问题有关,能否实现亚洲和平将取决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是否想成为挑战美国的霸权国家,以及美国是否允许中国这样做。也不能排除在此之前不可逆转的朝鲜半岛局势发生急剧变化的可能性。
    亚洲共同体路途遥远
    另一方面,欧盟通过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和对区域外共同承担军事义务而逐渐增强了向心力,并作为牵制美国的势力而扩大了影响。但亚洲并非团结一致。除了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历史、文化和宗教的多样性之外,成立共同体的经济条件也大相径庭。通往经济共同体的道路相当遥远。而且可能会破坏国际和平的因素基本上都集中在亚洲,比如阿富汗、朝鲜半岛、台湾、克什米尔、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等。另外,关于“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的单边主义,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过程中通过联合国形成了反恐国际合作战线,但与此同时,也再一次证明了联合国的软弱无力。
    由于中亚的势力均衡戏剧性地交织在一起,因此,乌拉尔以南和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势力开始复活与扩大,中亚国家也开始脱离俄罗斯,这意味着同东正教教会的对立。这表明已进入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变为宗教意识形态的时代。不少人呼吁,不要搞成“文明的冲突”。从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观点来看,这正是“文明的冲突”。
    日本世界战略设想
    总之,21世纪的命运在头10—20年内将迎来决定性的转折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经济王牌的日本,将在日益发展的中国的巨大压力下变得越来越软弱无力。
    在这种危险的时期,应按照主体式的积极的构想力绘制具体的世界战略示意图。为此,必须修改已经不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的宪法,通过政界改组建立强有力的新的稳健政权,从而使日本东山再起。形势紧急,这也关系到21世纪日本的命运。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取决于大多数国民的认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