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婚姻圣殿缘何会坍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10-31

婚姻圣殿缘何会坍塌
    三大凶手‘杀害’婚姻
    【俄罗斯《晨报》10月24日文章】题:婚姻圣殿缘何坍塌(作者 雅科夫·莫斯科夫金)
    过去,若是递交离婚申请,必须声明原因。大多数人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性格不合”。如今,规定放宽了许多,不过提起造成婚姻破裂的原因,人们仍是众口一词——“性格不合”。
    心理学家认为,造成家庭分裂的原因主要有三:性、金钱和事业。那么潜藏在“性格不合”一词背后的究竟是什么?
    心理医生马林娜·安德烈耶娃认为,这首先是选择人生伴侣的失误,年轻人通常易犯此类错误。他们很难弄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丈夫,或是妻子。一般来说,一旦“对方的日常价值观与你的世界观相互抵触”,婚姻就寿终正寝了。如此看来,价值观的契合是最主要的问题。否则,“一段时间之后,对方的做派、言谈、穿着都会变得令你难以忍受”。
    其次,这说明夫妻情感尚不成熟。新婚燕尔后,你会突然发现,与你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神话中的白雪公主或是白马王子,而是个最普通不过的人,对方多年来养成的某些习惯令你不满,但他(她)却不愿因你而改变。或许,对方对你也有同感,你某些地方令其生气,但你却从未察觉。
    其三是感情危机,即你们彼此失去了新鲜感,少了新婚时的浪漫。
    再说不幸婚姻的三大凶手。专家认为,男人对性的要求是多变而常新,女人则希望稳定。所以,一两年后,丈夫对妻子的性需求便会减退,而妻子的热情却日渐增长。结果,妻子会觉得丈夫没有过去热情。丈夫并非傻子,当然能够察觉出来,但却无法改变,因为他难以伪装出虚假的高潮。所以,如果吸引男女双方的只有性,这种婚姻很容易走向坟墓。美国著名性学家金赛认为,75%的婚姻不幸都是因性生活的不和谐造成,因这一原因提出离婚的以女方居多。
    在当今社会,因为钱财导致婚姻支离破碎也并不鲜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婚姻就是为了谋得最佳的日常生存条件,其中必有一方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方对另一方的物质依附关系有利于维系家庭的稳定。在经济危机发生,或是过去一直处于依附地位的一方突然获得了独立的收入来源,其对另一方往往不是心存感激,而是不满,因为觉得自己昔日的弱小和无助是那么不堪回首。
    统计数据表明,过分专注事业也能导致夫妻双方分道扬镳。心理医生经常会听到如下倾述:“在婚前他告诉我,事业对他来说是第一位的,我只能甘居其次。当时我没有在意。我真是个傻瓜!他几乎没时间和我在一起。”还有这样的情况,即一方(通常是丈夫)不允许对方过于执着于事业而看轻家庭,从而造成夫妻反目。现代女性日益独立,不仅打理家务,还希望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这令不少男性非常不满。
    不少婚姻还因为嫉妒、背叛、酗酒、无子而走到了尽头。以俄罗斯为例,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的离婚人数已经超过了结婚人数。在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家庭被视为小小的圣殿。如今,一个家庭走向解体,就意味着一座圣殿业已坍塌。
    日本离婚现象透视
    【美国《洛杉矶时报》10月2日文章】题:日本式的离婚(作者瓦莱丽·赖特曼发自东京)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就职后,一方面忙于政务,另一方面,在个人生活中,他也同时面临着一场战斗。
    小泉18岁的儿子宫本庆永盼望着见到自己的政治家父亲。他与父亲最接近的一次是在几个月前的集会上。当时他奋力挤到距离小泉不远的地方,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宫本也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身份。然而,他盼望着得到这个在日本各地的宣传海报上频繁亮相的男子的承认(小泉的海报也出现在了宫本卧室的墙上)。宫本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是我父亲,我的感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他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持,他点燃了我完善自我、正视自我的希望。”
    宫本的母亲嘉代子也抱有同样热切的梦想。她想去看望两个分别在1岁和4岁之后就没有见过面的儿子。由于年龄和兴趣爱好上的巨大差异,嘉代子与小泉离婚并搬出了小泉家,当时,她怀有六个月的身孕,腹中的孩子就是宫本。尽管两个儿子就在小泉家长大,开车去那里还不到15分钟路程,但她被禁止与孩子有任何接触。她说:“19年来,我一直希望能见到他们,我所能做的只有等待。”
    虽然从4月份当选以来,一直没有再婚的小泉得到了民众非同寻常的拥护,但是,首相的家庭也反映了日本社会中的另一面:许多父母在离异之后与子女的彻底分离。
    在日本,离异往往意味着与子女永别,这里不存在共同监护权。即使法庭罕有地批准给予探视权,也无法得到执行。在大多数离婚案中,夫妻双方只需签署一份询问最基本内容的“协议”表格而不必请律师,盖上你本人姓名的印章,一切就完成了。
    东京的离婚诉讼律师涩谷博史说:“日本人普遍认为,如果他们离婚,没有得到监护权的一方就不能再见到孩子了。这就好像孩子在事故中失去了父亲或母亲。”
    39岁的家庭顾问池内广美在东京开办了一家“离婚学校”,给打算离婚的夫妇出谋划策。她具有丰富的职业和个人经验。七年前她离了婚,从那以后,她13岁的女儿就再没有见过父亲。池内摆出大纽扣形状的彩色磁铁,在办公室的黑板上四下移动这些磁铁,借以说明日本家庭事务背后的男性居于支配地位的家族体制,也就是“家世”。
    一块磁铁代表母亲的家族,另一块代表父亲的家族。如果一个孩子与(被父亲的家族看作外来者的)母亲亲近,孩子跟母亲离去,那么从父亲家族的角度看,他们就从此消失了。
    池内说,尽管遵循“家世”体制的官方做法在二战后已经废除,但它仍然是日本人精神的一部分。只有在丈夫同意的情况下,女人才可以在婚后姓自己的姓。“日本人认为,婚姻是家族和家族之间的事,所以,很难把离婚看作个人的事。”
    就小泉的家族而言,他的母亲、姐妹和兄弟抚养了他的两个儿子。嘉代子说,宫本出生后不久,这个家族甚至试图从她那里带走宫本,但没有成功。
    尽管日本的离婚率不断上升(2000年,这个人口为1·27亿的国家有26·4万对夫妇离婚),但离婚仍然普遍被看作是忌讳。相反,婚内的相互疏远比较常见,分居的夫妇往往各过各的生活。
    池内说:“如果人们知道你离婚了,所有的人就会以一种好奇的眼光打量你。”这种偏见也会波及离婚案中的子女。
    当前,在80%的离婚案中,母亲得到了孩子。但是,在赡养费十分微薄的情况下,大多数妇女都搬去与父母同住。池内说,父母之所以收留她们,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家族体系。
    许多父亲(尤其是那些搞婚外恋的父亲)认为他们得不到探视权。涩谷律师说,大多数人似乎根本就无所谓,“他们的心思都在另一个女人身上。”其他人则干脆放弃,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41岁的上田康宏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他的孩子出生后不久,妻子就要求离婚。上田以为自己有机会探视女儿幸子,而且想要支付孩子的赡养费。他的前妻表示拒绝,并且说,如果他想见到女儿,就要承担起全部的监护权。
    上田说:“我知道,我无法让这个孩子快乐。我觉得,一年探视三到四次对孩子最合适,但我的前妻不肯改变想法。”由于年幼子女与母亲的关系往往比父亲更亲密,所以他认为即使到家庭法院打官司也不可能获胜。
    上田最后一次见到女儿是在1992年,地点是在他前妻的家中。他每年9月寄去孩子的赡养费,而且高高兴兴地给孩子挑选称心如意的生日礼物。但是,在幸子的10岁生日那天,他接到了前妻的一封信,要求他不要再送礼物了。信里说:“没有你,她也过得很好。”
    尽管有些父亲支付了孩子的赡养费,但法庭仍然驳回了他们的探视请求。他们试图改变这种制度,但是,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对成功的可能性感到悲观。不过,他们建立了一个“父亲网站”,以争取同情和支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