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以色列 冲突阴影下的中国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8-30

    以色列本来是个“万花筒”般丰富多彩、颇具特色的地中海东岸国家,却因长期被战争和冲突阴影笼罩而少为世人了解。自去年9月底爆发巴勒斯坦人抗击以色列占领的阿克萨起义以来,整整11个月,这里的冲突局势时急时缓,连绵不休,使以色列成为外人不敢轻易涉足的危险禁地。
    流血冲突给以色列人带来的影响无处不在,生活在这里的5000多名中国人又怎样呢?
    ■中国餐馆受连累
    以色列的第一家中餐馆是1956年在西耶路撒冷靠近老城的“君子堂”。6月份,我和同事到约旦河西岸采访归来,到这里用过便餐。餐馆老板当时满面愁容地告诉我们,冲突后他们的生意每况愈下,经营惨淡。8月9日,耶路撒冷市中心一家比萨饼店发生特大自杀性爆炸后,很多以色列人不敢下馆子,干脆改在家里电话订餐,由饭店服务上门。而一些饭店为了招揽生意,给顾客以安全感,就自己在门口设立警卫安检。这是大势所趋,不这样做,顾客谁愿登门?
    上周五下午3点半,我再次来到“君子堂”,想了解这里的最新情况。来自香港的马先生告诉我,由于中国与以阿冲突双方关系都十分友好,所以中国人和中国餐馆遭到恐怖活动袭击的可能性很小。但由于来以色列的旅游团减少,到中餐馆吃饭的顾客锐减,生意比冲突前下降60%。他们能维持经营已经很不错了。据他了解,耶路撒冷与中餐有关的餐馆有七八家已经关门。
    巴勒斯坦雇员穆罕默德对自己能保住“饭碗”感到十分幸运和知足。他家在约旦河西岸纳布卢斯,但他平时住在耶路撒冷老城。他不憎恨以色列人,希望以巴人民能和平相处。他说,但愿以巴双方能早日认识到流血冲突只能造成两败俱伤,转而寻找和平解决办法。他遗憾地说,耶路撒冷有世界上最好的旅游资源,但冲突使它遭到冷落,无人光顾。
    ■中国工人求平安
    以色列是科技富国的典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主要依靠外国工人完成。目前,在以色列做工的中国工人已有数千人。在发生大爆炸的比萨饼店对面不远处的一个楼房建筑工地,我找到了山西建工集团海外部派到这里施工的建筑工人。该工地还毗邻经常发生爆炸的耶胡达开放市场,应该说是一个不太平的地方。
    但是,工人师傅的反应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他们对身外的以巴冲突看得非常淡,几乎没有纳入他们的思考范围。一名工人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管理非常严格。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工作时间内,公司有严格的规定,禁止大家随便外出。周末休息时,对出行也有严格要求,目的只有一个,确保大家的安全,对员工和家庭负责。大家不远万里,来到异国他乡,只为了多挣点钱回国买房子和供子女上学。”
    不过,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后,大家脑子自然多了一些警觉意识,如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见到可疑包裹多留神等。一旦发生爆炸等令家人担心的事件,他们就立即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他们说,以色列雇主对中国人很少歧视,但即使这样,他们仍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滋味,盼望祖国早日富强起来,也更深切意识到了国内安宁生活的可贵。以巴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国内的失业率陡然上升,曾经有人要求驱逐外国雇工,但这里的中国工人普遍反映,他们的工作没有受到影响。
    ■留学生感受各异
    以巴冲突没有波及大学校园,所以那些大部分时光在校园内度过的中国留学生,并没有感到冲突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不安全感。在耶路撒冷哈达萨医学院留学3年即将回国的高建川,还十分留恋以色列良好的社会治安。他说,无论晚上在实验室里工作多晚,回家路上从来不担心人身安全。但他承认,冲突还是限制了他的一些行动自由,比如,耶路撒冷老城去的少了,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一些冲突集中区不敢涉足。
    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攻读宗教学博士学位的曹坚非常多愁善感。他说:“来以色列后,感觉离死亡近了。原来在国内稳定的环境里,生活风平浪静,无忧无虑,一切按部就班。来到以色列后,原来从报纸上读到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随时可能遇上。有的人去市场购物就被炸死了,上公共汽车就可能有去无回,而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生命更有朝不保夕的感觉。在这里生活一年之后,就会闯过一道心理关,走向另一面,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以前看重的名和利已不那么重要了,开始珍惜生命里很多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觉得能够平平淡淡地活着就已经很幸福。现在回头看看,觉得在国内的时候,很多应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感到十分惋惜。”他说,他现在特别想念父母和亲人,盼望能多和他们呆在一起,与他们进行更多的心灵和感情交流。
    ■中以合作仍继续
    在以色列生活的中国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政府派到以色列的官员和中资机构的工作人员,大家都能排除冲突干扰,坚守岗位,完成任务。据使馆参赞齐前进介绍,6月1日,特拉维夫海豚夜总会离我使馆只两公里,爆炸声真切在耳。另外,使馆门前是市中心一条主要街道,经常发生爆炸险情。使馆方面采取措施,增强了馆员和中国侨民的安全意识,与各方的友好往来没有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冲突期间,中以两国间的交往与合作从未中止,经济、文化等各层代表团互访不断。8月13日,在以色列博物馆按计划开幕的中国珍宝展让以色列政府和百姓十分感激,在以色列引起很大反响,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图片:
    耶路撒冷鸟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