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阅读
  • 0回复

巴黎“唐人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5-29

    
    漫步在巴黎第十三区、庙宇街与美丽城,黄皮肤黑头发的行人,中文的招牌和广告,亲切温馨的潮州、温州、上海和北京口音,使远游他国的华夏子孙仿佛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这里就是——(走访唐人街)
    漫步在巴黎第十三区意大利广场东南的伊夫里大街和舒瓦齐大街,给人一种走进中国某个大城市的感觉。黄皮肤黑头发的行人,中文的招牌和广告,亲切温馨的潮州、温州、上海和北京口音,使远游他国的华夏子孙仿佛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这里就是巴黎“唐人街”。
    十三区的中餐馆
    走在巴黎第十三区的这两条大街及附近的街道上,沿街打着中文和法文两种招牌的餐馆、百货店、食品店、音像制品店、首饰店、工艺美术店、美容店、旅行社、货币兑换铺,鳞次栉比,家家生意兴隆。数量最多的要算中餐馆,潮州菜、广东菜、四川菜、上海菜,各种风味应有尽有,由于老板大多数是从印支过来的华人,许多餐馆还兼做越南菜、泰国菜、柬埔寨菜和老挝菜。在巴黎的这一城区可以说汇聚了中国的主要菜系和东南亚各国的烹调艺术。
    巴黎的华人餐馆业已有90多年的历史。1910年巴黎有两家中餐馆,其中之一是巴黎第六区蒙巴那斯大道上的“中华饭店”;到1940年,巴黎的中餐馆已有40多家。当时的中餐馆主要集中在房租比较低廉的塞纳河南岸的拉丁区,后来逐步发展到第八区、第十二区和其它城区,以及巴黎西南郊的比昂古地区。1975年后,大批印支华人进入法国,在巴黎落户,巴黎的中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巴黎大区现有中餐馆1400多家,市区有700多家,仅第十三区就有60多家。20世纪末,餐饮业是巴黎华人华侨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占华人华侨全部经济活动的51.4%。
    在第十三区的“唐人街”,经营规模最大的要数陈氏兄弟的食品超级市场,以及郑辉的“巴黎士多”食品和日用品超级市场。在这两家商店里,有酱油、酱菜、麻油、松花蛋等等在普通法国商店里买不到的、来自中国的各种传统特色食品和调料,有中国的传统工艺品,也有来自东南亚的特色蔬菜、水果和食品。这两家独具中国和东南亚特点的商店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华人华侨和东南亚人,还引来了许多黄头发蓝眼珠、土生土长的巴黎人。
    庙宇街与美丽城
    中餐馆和华人商店集中的巴黎社区还有第三区的庙宇街以及第十区、第十一区、第十九区和第二十区交界处的美丽城。庙宇街因为聚集了众多来自浙江温州的华人华侨,被称为“温州街”。温州人主要经营小型餐馆、食品、丝绸服装、皮衣箱包、工艺美术,他们把国内的许多特色小吃也带到了异国他乡。
    以美丽城广场为中心的几条街道是巴黎城内华人商店和餐馆集中的又一个社区。巴黎东南郊外,塞纳河跟马恩河交汇处的阿尔佛维尔近年来又一座“中国城”拔地而起。这座崭新的中国商业中心,占地46000平方米,由五座独具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楼房组成,院内有亭台楼阁,曲桥流水,环境幽雅,充满东方情调。“中国城”内开设大型中餐酒店、旅馆、商业长廊和展览中心。
    巴黎华人华侨的经济活动除了餐饮业和食品销售业以外,主要有皮革加工业和漆器家具制造业。据法国官方统计,20世纪80年代,巴黎华人经营的皮革加工企业已达100多家。上个世纪末,巴黎经营皮革加工的华人多达两三千人,主要是浙江温州和青田人,他们大部分集中在第三区的庙宇街一带。
    巴黎的华人华侨勤奋劳作,绝大多数人遵守法律,在异国他乡开辟了一方生存天地,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第十三区、美丽城和庙宇街等地原来都是巴黎城内经济相对落后的社区,华人华侨的到来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了活力,改变了社区面貌。当地的市政当局对此曾多次作出积极的评价。
    忘不了文化的根
    在发展经济、促进法中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入法国社会的同时,巴黎华人华侨总也忘不了自己的根,在生活、饮食、宗教、风俗等方面,巴黎的华人华侨依然保持着祖先留下的传统习惯。他们按照祖籍或活动内容,组成了近40个俱乐部、同乡会、联谊会等华人华侨社团,以联络感情,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这些社团经常组织跟国内对应地区和机构的经济文化交流,组织社团内部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比赛,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一些华人社团办起了中文班,向华人后代讲授中文和中国文化,使出生在异国的年轻一代不忘中国文化和传统。在一些社团的总部还设立了经堂、佛堂,开展宗教活动。巴黎的华人华侨中信佛教的人较多,也有信道教的。在巴黎市内和郊区的凡赛纳森林等地已有佛教庙宇三十来处。在不少的中餐馆和华人店铺里供奉着“如来”、“观音”和“关帝”的画像或塑像。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巴黎华人华侨的盛大节日。每年春节来临之际,第十三区、美丽城和“温州街”的华人店铺和酒楼就忙着打扫门庭,张贴对联,挂起大红灯笼,喜气洋洋。节日的前几天是年货销售最旺的日子,“陈氏商店”、“巴黎士多”等各大华人商号都被购置年货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除夕之夜,华人华侨保持着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和守岁的习俗。一些华人社团还常常联合在意大利门外的“白天鹅大酒楼”等中餐馆举办除夕晚宴,邀请侨界人士和中国驻法机构代表共度良宵。正月初一是最热闹的日子,第十三区中国城和美丽城一带总有华人社团组织的舞狮、舞龙等文娱活动,在热烈喜庆的鞭炮和鼓乐声中,身着民族节日盛装的华人男女青年载歌载舞,舞龙舞狮,充满了祥和团结的气氛。
    踏上法兰西土地
    据记载,中国人踏上法兰西的土地已有三个世纪的历史。1684年9月一位姓夏的中国人陪同一位在中国传教的天主教神甫到达法国,到凡尔赛宫拜见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他是第一位到达法国的中国人。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旅法华侨人数稀少,总共不到300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首次大批来到法国。1916年法国和中国达成协议,从中国输入华工,补充法国的后方劳动力。从1916年至1918年的三年中,共有38000名20至35岁的中国人背井离乡,到法国做工。他们的合约为期5年,每天干活10个小时,日工资只有5个法郎,还要扣除伙食费、住宿费、服装费、医疗保险费。一战结束后,大部分华工被送回中国,有3000多人留在法国,成了历史上第一批人数最多的旅法华人。
    20世纪初,旅法华人的另一个来源是勤工俭学的学生和其他留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起源于1909年。那年,在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做研究员的一位名叫李石曾(又名李煜瀛)的华人,在巴黎郊区的一座小镇上办了一个豆制品作坊,雇用了三十来名中国人。这些中国人一面工作一面上学,称为勤工俭学。1912年,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在北京成立“留法俭学会”,并于1913年分三批共派遣了近百名勤工俭学学生到法国。
    “勤工俭学”的高潮
    留法“勤工俭学”的真正高潮是在1919至1921年。从1919年3月7日“因幡号”轮船载着89名中国学生从上海启航前往法国,到1920年12月5日的两年内,共有来自中国19个省的1894名学生远渡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其中,一部分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造就了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富春、王若飞、蔡和森、蔡畅等一大批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
    与此同时,其余的“勤工俭学”学生怀着“科技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想,克服种种困难,寻找各种机会,他们的足迹遍及全法国,当时法国共有90所中学接纳过中国学生。这批勤工俭学的学生在法兰西的土地上度过了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青年时代,大部分返回了祖国,一部分去了其它国家,约400至500人留在了法国,加入了旅法华人的行列。
    从20世纪30年代中到70年代初,陆续有小批中国人从大陆、香港、台湾及印支国家到法国落户。二战期间,数百名浙江人因家乡闹灾,远渡重洋,来到法国投靠一战后留在法国的亲友;50年代,越南等印支国家先后独立,又一批印支华人到法国投亲靠友;1964年中法两国建交后,一批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和澳门两地的浙江人到法国实现家庭团聚。70年代中,印支越、老、柬三国风云变幻,10万印支难民,几经辗转,进入法国,其中50%是华人,使在法国定居的华人华侨人数大幅增加。
    一战华工后裔、浙江华人华侨和印支华人是今日巴黎和法国其它地区华人华侨的主体。他们在巴黎和法国其它地区定居的历史是一部令人辛酸的悲欢离合的历史,又是一部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历史。几十年来,巴黎的华人华侨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异国他乡开拓了一方生存天地,也造就了一批杰出的企业家。在巴黎的侨界,人们经常听到这些人的名字:郑辉、陈克威、陈克光、杨明、陈顺源……
    照片:
    ①巴黎“中国城”建筑外景
    ②巴黎“温州街”街景 (本报驻巴黎记者 李根兴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