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港报文章 美国礼遇陈水扁的政治意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5-28

    
    福兮祸所倚,当台领导人喜见美国台海政策突然倒向台湾时,应特别慎思其可能对两岸关系造成的巨大冲击,否则很容易成为中美关系破裂恶斗的祭品
    【香港《新报》5月26日文章】题:美国礼遇阿扁的政治意涵(作者 王家英)
    陈水扁5月21日启程出访中南美洲,并过境美国纽约,这是他去年5月出任台湾总统以来的第二次外访。然而相对于上一次外访过境美国洛杉矶时,克林顿政府对他刻意保持的距离和低调,陈氏这次访美,明显受到小布什新政府的高度礼遇。尽管美国称这次接待陈氏过境的方式,只是依照过去的“安全、便利、舒适”三原则之外,还展现了更多的“尊重”和“尊严”,并没有实质改变美国对台关系。但越过这些外交辞令,细看前后不足一年,美国对陈氏过境的处理与接待方式,竟由冷变热,而且由低调的非官方关系转变为可与议员和市长高谈阔论的半官方关系,背后反映的,绝对不止“尊重”和“尊严”,而更多的是小布什新政府锐意调整美国对华政策的行动与决心。
    小布什的三个政治动机
    对小布什而言,其高度礼遇陈氏过境,应最少怀有以下三方面的政治动机。首先而又最重要的,当然是透过对陈氏过境美国的高度礼遇,进一步提升美台关系,从而达到以台制华的目的。由于小布什上台之后即清楚而公开地将中美关系从克林顿时代定下的战略合作关系,重新定位为战略竞争关系。而一直以来,北京视台湾问题为中美关系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小布什积极提升美台关系,一方面应有意借此测试北京对台政策的容忍底线,另一方面则利用美台关系的增强,以达到抵制、围堵中国大陆今后的扩张和减低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效果。
    事实上,小布什深明台湾问题对美国调节对华政策的重大作用,他上台后即不断扭转克林顿时代在台海政策上向北京方面的倾斜,包括默默放弃克林顿对北京承诺的“三不”、大幅提升对台军售,以及公开表示若台湾受到大陆军事攻击时会协助台湾。陈水扁这次在美国所获得的高度礼遇,应只是小布什一系列台海政策调整的其中一步,而且未必是最后一步。小布什所要构筑的,自然是一个更为独立自主、有足够能力向北京“说不”的台湾。如此,台湾才能成为美国抵制北京、围堵北京的一粒重要棋子。
    其次,美国若要构筑一个更为独立于中国大陆的台湾,维持一个与美国的战略构思较为一致、较顺服于美国意志的稳定的台湾本土政权,肯定是一项重要的前提。在独立性上,陈水扁和民进党的大陆政策路线,无疑较在野的泛国民党阵营(包括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更为符合小布什的战略需要,而经过一年的观察,美国政府对民进党政权的顺服性,相信亦已大致。唯一令小布什不安的,应是民进党政权一直受到泛国民党阵营的制约而处于极度的弱势。就这一角度看,小布什政府的高度礼遇陈氏的过境,多少有助于提振陈氏民望、巩固民进党政权的考虑。对于此点,民进党似乎早有体会,一开始便将美国的礼遇视为“重大外交突破”而在台湾大力宣扬,务求借此一洗民进党上台以来政绩上乏善可陈的颓风,好为年底的立法院选举和县市长选举拉抬气势。
    其三,礼遇一位在台湾经历政党轮替后的民选总统,小布什其实也趁势迎合美国民众一贯对民主自由的重视,以便一方面突显他较克林顿更敢于捍卫民主自由的形象,从而强化美国人民对他的支持,另一方面冲淡其对华政策调整背后以权力对拚和狭隘国家利益为主要出发点的现实主义意涵。
    中美关系经受考验 
    对于美国台海政策持续向台湾方向倾斜,陈水扁及民进党自然喜出望外,今后台北政府的大陆政策,相信会更趋于保守,特别在北京所坚持的“一中原则”的问题上,其妥协的意愿应会更低。相反,在美国的强势挑战下,北京对美国的敌意将会不断升高,中美关系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北京现时仍能沉得住气,仍未见激烈的反应,可能是北京还在评估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深度和幅度,而中国能否在短期内加入世贸组织及今夏能否顺利取得2008年奥运主办权,应是近期北京检视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指标,值得密切注意。
    顺带一提的是,如果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面临破裂,首当其冲的应是两岸关系,原因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既以台湾为杠杆,北京要扭转中美关系的变局,自然最可能选择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出其绝不妥协的立场。就这一点而言,所谓福兮祸所倚,当台湾领导人喜见美国台海政策突然倒向台湾时,他们应特别保持冷静克制,慎思其可能对两岸关系造成的巨大冲击,否则很容易成为中美关系破裂恶斗的祭品。【注:】【注:】【注:】【注:】【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