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他与马可·波罗逆向而行——中国探险家发现了欧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4-27

    【香港《南华早报》4月14日文章】题:是东方发现了西方(作者 蒙古总理的文化与环境顾问查林·哈尔伯茨马)
    人们一直认为是马可·波罗发现了东方,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是一位中国探险家发现了欧洲。几乎就在马可·波罗到达中国首都的同时,他正好离开那里开始他的西方之旅。他的船在1287年停靠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此时他恰好逆向走完马可·波罗探险的全程。在长达10年的游历过程中,他与教皇共度了复活节,与伟大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共进晚宴,这个人就是巴梭马,和马可·波罗一样,他也把自己的游历一一记录了下来。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是西方发现了中国,而是中国发现了西方。曾撰写《东方教堂》一书的作家马丁·帕尔默说:“作为一名英国人,我从小就知道马可·波罗的探险经历,但我从未听说还有一位更伟大的探险家从东方来到西方,并见到了我们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这位中国人同英国国王的会面也许是1000年来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作为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教徒,巴梭马的朝圣之旅是一个关于宗教、外交和探险的精彩故事。从中国出发时,巴梭马和伙伴马居斯的目的地是耶路撒冷。但他们到达的却是梵蒂冈。
    现在人们首次开始从巴梭马西行的起点北京追溯他的整个旅程。在那里有一块刻着中蒙两种文字的石碑。
    巴梭马大约出生在1225年中国金朝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父母给他起名“梭马”,意思是“斋戒之子”,这说明巴梭马可能降生在大斋节期间(指复活节前为期40天的斋戒,以纪念耶稣在荒野中禁食),这仿佛预示了他将来要在罗马与教皇共度复活节。
    基督教早在唐代就传到中国,但在元朝时才重新发展起来。大约在1245年,巴梭马加入景教并到现在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修行。那里至今仍保留着一块石碑,上面雕刻着景教的十字架,周围雕刻有巨龙、云彩和火焰。尽管人们知道这块石碑上的文字是关于基督教的,但这个云龙围绕的石碑以前从未在有关刊物上出现过,也没有人把它同巴梭马联系起来。这块石碑现存于一片桃林之中,据说在和马居斯一起朝圣之前,巴梭马一直在这里研读经书。
    马居斯是一名年轻的基督教徒,他和巴梭马于1275年开始踏上朝圣之路。但是,他们却没有到达耶路撒冷。相反,马居斯最远到达巴格达,巴梭马到了罗马、热那亚、巴黎和波尔多,沿途他拜见了欧洲的君主,希望他们与统治中国的蒙古人合作把穆斯林赶出耶路撒冷。
    在古代,中国探险家、学者和作家一直把西方看作蛮荒之地。在他们看来,西方既是宗教精神的发源地,也是野蛮入侵者的家园。
    由于要到充满敌意和野蛮的西方朝圣,巴梭马和马居斯决定按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西行。张骞的出访曾使中国人了解到前所未知的西方王国和城市,这为巴梭马的旅行提供了很多经验。
    巴梭马和马居斯通过甘肃的阳关和玉门关,一直向西经波斯、阿塞拜疆,最终到达巴格达。在那里,巴梭马得到了访问大使的称号,36岁的马居斯在巴格达的一所教堂中被任命为牧首,虽然不是在自己的国家中,但他已经得到了所能达到的最高职位。巴梭马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尽管马居斯的宗教知识并不完善,但他完全能够胜任这个职务。
    巴梭马没有在巴格达停留,他独自一人继续西行,拜见欧洲各国的君主,希望他们能合力夺回被穆斯林占领的耶路撒冷。他还携带了蒙古可汗致拜占廷、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国王的书信。
    经黑海、君士坦丁堡、地中海,巴梭马到达意大利,他记述了途中遇到的火山爆发。据推断,这可能是维苏威或埃特纳火山。他写道:“我看到远处的一座大山开始冒烟,然后看到了升腾的火焰。”
    在意大利,巴梭马最终见到了新当选的教皇尼古拉四世,并与他共同度过了棕榈主日(复活节前的星期日,纪念耶稣胜利进入耶路撒冷,当时民众用棕榈叶欢迎耶稣)和复活节。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位不远万里来自中国的斋戒之子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与教皇庆祝这个最重要的日子。
    巴梭马在日记中描述了教皇的华丽衣着和他不断更换的服饰以及复活节弥撒的盛大场面。他写道:“望弥撒的信徒不计其数,教皇的祈祷根本听不见,除了阿门。”
    在法国的波尔多,巴梭马遇到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他请求爱德华与可汗联合未果。虽然教皇和英国国王都没有拒绝,但他们含糊的回答使巴梭马明白,组成联军征服耶路撒冷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十字军东征失败后。
    尽管如此,巴梭马仍然同西方君主论证了联合的可能性。在巴梭马决定返回波斯之前,他要求教皇给他一些圣物带回东方,他得到了一个十字架、圣母马利亚的围巾和一些圣骨。
    巴梭马1294年在波斯去世。他给梵蒂冈和欧洲留下很多文献资料,并没有提到马可·波罗。但他们的探险时间和所见所闻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巴梭马大约是在马可·波罗抵达中国首都时离开那里的,而他离开意大利的时间恰好是马可·波罗准备离开中国前往威尼斯的时候。这两位探险家有可能相遇吗?现在还没有证据说明这一点。
    但是,马可·波罗很有可能造访过位于房山的基督教修道院———巴梭马的出发地。所以这块雕刻着龙的石碑很可能是中欧会面的见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