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神童咏叹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12-02

    何为早熟儿童
    【法国《费加罗杂志》周刊报道】题:心理学家和心理疗法专家弗朗索瓦兹·德马涅瓦尔访谈录
    记者问:人们对早熟儿童谈论得很多。现在这样的神童是比过去多吗?
    弗朗索瓦兹·德马涅瓦尔答:早熟这个词不是最近才有的,不过近些年来对这个问题的报道更多了。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提出了这个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说现在的早熟儿童就比过去多。现在,在法国的6-16岁的人当中大约有40万早熟儿童。这个比例是基本不变的。
    问:早熟儿童是一些特殊的儿童吗?
    答:他们经常让人吃惊和给人带来妨碍。他们很引人注意。在一个早熟儿童的身上,人们几乎总是可以找到某些特殊的地方:他说话很早,他能运用一些很难的词汇;他提问很多,什么都问,他什么都想了解;他对生活、对死亡、对宇宙感到担忧;他很小就喜欢写字,见到书就读;他对什么都感兴趣,比如对生物、天文、地理等都着迷;他经常是不善于交朋友,他不像同龄的孩子,总喜欢在成人或者比他大的孩子中去找同伴,他让人讨厌;他对信息的处理非常快,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都很发达,但他也可能学得快,忘得也很快;他经常要寻求避开限制,表现得高度敏感和富有幽默感,但他的那种难以捉摸的幽默感可能很难被别人理解。
    问:在对早熟现象的研究中,有什么广泛使用的测试方法吗?
    答:人们经常使用的是对儿童的韦氏(WESCHLER)智力测试法。这种方法是让儿童或成人回答很多具体的关于不同智力层面的问题。早熟儿童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正确回答大量的问题。他很适应这种场面,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新鲜事物,是要解决问题,他喜欢这样的挑战。
    问:你对家长有些什么样的建议?
    答:作为一个心理疗法学者,我建议使用一种心理帮助的方法——"自由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一点是"选择"。一个早熟儿童比别的儿童面临更多的选择问题,因为他更具好奇心,理解问题更快,他什么都想了解,什么都想试一试。他很可能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参加各种活动和获取各种知识。这样,他就有可能进行很多的尝试,学着做很多的事情,从一件事很快转到另一件事上,而没有深化,浅尝辄止,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知识上。为了让他能深入下去,就应当教导他懂得轻重缓急,确定一些符合最终目标和自己的兴趣的重点:这是一种澄清和预防的工作。
    早熟儿童习惯于偏重智力,所以他可能在体育方面比较弱,在书写方面有困难。应当帮助他在人际关系和体育锻炼方面作出一些选择,以减少偏差和失衡。要知道一切偏差都是造成不能稳定发展的根源。早熟儿童还有可能陷入幻想和梦境以逃避烦恼,或者变得不守纪律来突出自己,所以,应当帮助他学会自我投入,学会参与,而他往往是缺乏刻苦努力的精神和接受约束的意识的。
    问:为什么早熟儿童经常受到他同龄人的排斥,有时甚至还受到成人的排斥呢?
    答:因为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同:他使人感到为难,引起人们的嫉妒和厌烦,所以也就容易受到排斥和批评,遭人们的斥责。应当帮助他找到好的态度和好的行为以便让别人接受自己,要知道他对同龄人的游戏经常是不感兴趣的。
    问:在学业方面应该怎样做呢?
    答: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早熟的孩子就可以找到更好地帮助他的方法:跳班,到适合他的学校去就读等。一个有超常智力的孩子需要刺激。如果缺少这种刺激,他就会陷入一种紧张和不自在的状态。这样,学业失败的可能性也就会增加。到读完3年级的时候,智商超过130的儿童中便会有1/3的人学习不好,因为他感到厌倦。据1999年公布的一项对145名超常智能儿童进行的跟踪调查表明,他们最终的学业成绩是令人失望的:他们中40%的人达到,或者超过大学二年级的水平,43%的人只拿到了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者专业技能合格证书,而其他的人读完高中就完了。
    促其扬长避短
    【法国《费加罗杂志》周刊报道】题:要区别三种情况(作者 教育学顾问、两个智力超常儿童的母亲塞西尔·洛潘)
    记者问:什么是智力超常儿童?
    塞西尔·洛潘答:应当把以下三种情况区别开来。首先,人类都有一种基本的能力,对于这种能力,教育者是没有权利使之荒废的。其次,我们每一个人还有一些个人的才能,对此,也是需要加以培养的,不管这种才能有多小。最后,就是那种特殊的天赋,这是应当使之发挥并为大家服务的。智力超常者就是这后一种情况。
    问:为什么人们对超智能儿童这么感兴趣?
    答:因为他们明显比过去要多了。同时也是因为他们现在成了一种社会现象,现在老是有一些同学校格格不入的有天赋的幻想者。最近的一份研究材料表明,在1960年时有20%的学生跳班,而到1995年时,跳班的学生便只有1.5%了。这种大的变化是30年来在法国教育界盛行的平均主义思想带来的众多不良后果之一。套在孩子们头上的这种枷锁是违背人类的多样性的。
    问:开办神童学校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吗?
    答:我认为分割的办法既不是一种成功的保障,也不是一种导致社会和谐的因素。这类学校经常是因为那些家长对普通学校管理上的混乱感到愤怒和不愿意让孩子在那里浪费时间才要求开办的。为什么那些本来应当对整个社会都有用的超常儿童就没有条件好好学习呢?
    问:有没有一种既能避免浪费,又能避免被隔离开来的解决办法呢?
    答:现在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因为,一方面最新的研究突出说明了孩子们有一种杰出的抽象思维才能,另一方面,旧式的学校又更适合今天的需要,包括维持社会团结方面的需要。比如,现在看来按年龄编班还是不错的:在一个班里,20%的早熟学生,60%的正常学生,再加20%的差生。最好的教学方法还是学什么就讲什么。这样,学习好的同学便自然会去帮助那些学习差的同学。再说,这样的班级似乎也是一个社会的反映。
    问:最后还是一种乌托邦,是吗?
    答:只有在有严格规则的学校里人们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才能既获得社会和谐,又能使各种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多多给予关注
    【法国《费加罗杂志》周刊报道】题:为那些智力超常儿童建立一所学校 (作者 布洛涅-比扬古市议员、副市长皮埃尔-克里斯托夫·巴盖)
    记者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智力超常儿童问题的?
    皮埃尔-克里斯托夫·巴盖答:我在5年前当副市长的时候就负责中小学、大学和青年事务。尽管我同学生家长接触很多,但很少有家长直接跟我谈到过这个问题,就好像家里有一个超智能儿童倒使人感到羞耻一样。其实,在我们这样一个很讲究财富、美貌和成功的精英主义社会里,人们很早就认为,对于家长来说一个神童就是一种资本、一种机会和一种骄傲。但是,人们却没有想想那些孩子所处的困境,他们很难与我们这个社会,以及我们的教学体制相融合,有时甚至还很难同自己的家庭环境相融合。这样,我就应某些家长的要求决定要在我市的范围内来关注和解决这个问题。
    问:你打算采取什么行动呢?
    答:作为一个议员,我将要使政府重视这个问题。首先,我要写信要求教育部长雅克·朗让各学校同意接纳那些特殊学生:有病的孩子、残疾孩子等。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1975年的法律已经不适用了。我还要问问政府为什么没有关于超智能儿童的文件而只有关于学生食堂和有变态反应的学生问题的文件。然后,在对欧洲的有关法律进行研究之后,我还要提出一项关于智力超常儿童问题的法律建议。
    勉励全面发展
    【法国《费加罗杂志》周刊文章】题:如果眼光只盯在智商上,那就会害了孩子(作者 多米尼克·里泽)
    这些小家伙,既让人感到惊奇,又使人觉得难办,时而聪明过人,时而又愚蠢可笑,其行为不可预料,既能干出很好的事,也能干出很坏的事。这就是智力超常儿童。以往,在班级里他们常常被人忽视,而现在他们却成为一种时髦。在法国大约有40万至70万这样的儿童。也许是因为现在我们的社会讲究尖子主义,讲究成功和优越,我们才真正意识到了他们的存在。
    但是,家里有一个超智能的孩子却未必就是一件好礼物。有时甚至还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前中学校长、法国早熟儿童协会主席索菲·科特女士说,"有人曾问我,家里有一个早熟的孩子到底是不是一种幸福。我回答说,如果能够了解和帮助这些孩子,那就是一种很大的幸福。应当知道他们特别需要的就是家庭的爱"。
    莫尼克·德凯尔马德是从美国一所大学毕业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专家,她在美国对超常儿童现象研究了12年。回法国之后又继续研究儿童心理学,后来她自己开了一家诊所。到目前为止,她的诊所已经接待了4000个家庭的来访,其中有些还是从国外赶来的。她的顾客主要是儿童,但也有成人。莫尼克反对某些人过分强调孩子的智商。她说:"我认为现在是到了停止这种做法的时候了。事实上,智商只是一个简单的指数。如果眼光只盯在这些数字上,那就会害了孩子。对于一个有良好潜力的孩子,人们也必须帮助他发展情商。特别是不要让孩子只根据他的智商来发展,因为这样做有可能会导致他的学业失败。"莫尼克女士还认为,有些孩子之所以学业失败,家长也有责任,因为他们总是把孩子关在一个象牙塔中,总是不停地对他说"你是天才"。另外一些家长的责任则在于他们没有及时发现自己孩子的智力天赋。
    据莫尼克女士认为,识别一个超常智能儿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话和写字的能力、良好的记忆、思维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创造力、想象力、好奇心、兴趣的广泛性、艺术才能、领导才能、学起东西来很快、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组织能力、幽默感、对比他大的孩子和成人有吸引力、适应能力和空间意识良好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