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日本应正视和解决历史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0-12-01

    "作为企业,我们认识到负有责任,谨表示深深的歉意。"
    -鹿岛建设公司
    【日本《朝日新闻》11月30日社论】题:花冈事件和解——战后处理的一大里程碑
    花冈事件双方达成和解的主要内容是鹿岛拿出5亿日元,委托中国红十字会用作有关人员的生活补助金、教育资金和悼念活动的经费。此次和解的一个很大特点是,不仅是提起诉讼的人,与事件有关的所有幸存者和遗属都成为补偿对象。
    迄今已有3例要求企业战后补偿的诉讼达成了和解,但此次和解在救济方法和范围、企业负担的金额等方面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原告方律师和支援者、鹿岛、法院三方在发表感想时都对彼此的姿态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可以说是此次和解意义重大的一个表现。但愿此次和解成为拔出战后赔偿——扎进日本社会的刺儿——的开端。
    人们在考虑战后处理问题时,通常会联想到德国的作法。日本应该向德国学习的地方不少。
    为了对被强迫从事劳动的人们进行补偿,今年7月政府和经济界共同设立了"记忆、责任和未来"基金。毫无疑问,这个设想也对此次和解产生了影响。
    在规定创设赔偿基金的法律中,德国摆脱了"在当时的国家政策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立场,承认对参与不正当行为负有历史责任。议会也基于"政治上和道义上的责任",宣布"要把这一记忆传给后人"。
    日本应与本世纪发生的问题划上一道界线,与其佯装不知,或一再推迟问题的解决,使自己的信誉受损,不如追求适应新时代的国家和企业应采取的姿态,这不是更合理、更聪明之举吗?
    【日本《读卖新闻》11月30日报道】题:花冈事件诉讼以"救济全部受害人"的条件达成和解
    原中国劳工和劳工遗属共计11人就花冈事件要求鹿岛建设(原鹿岛组)公司赔偿约6000万日元伤害费的诉讼,以鹿岛设立总额5亿日元的基金救济所有受害人(986名)为条件,29日在东京高等法院达成和解。
    ◇花冈事件 1944年至1945年,986名中国人被强行从中国带到日本秋田县大馆市的花冈矿山,从事艰苦的劳动。同年6月,中国劳工因不满残酷的虐待,发动了暴动,杀害了5名日本监工。暴动后,100多名中国劳工因严刑拷打而死亡。在986名劳工中,共有418人客死日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