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巴尔干向何处去 保加利亚的民族宽容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07-31

    【英国《金融时报》7月13日文章】题:保加利亚是巴尔干国家少有的民
族宽容样板(作者 乔·库克)
    在保加利亚的共产主义制度瓦解以后,人们曾普遍担忧可怕的种族冲突会接
踵而来,正如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所发生的那样。
    然而,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保加利亚设法形成了被一些人称为该地区样
板的民族宽容战略。
    这一战略的实质是政治上的包容。保加利亚东南部土耳其族聚居区的领导人
努雷丁先生说:“当民主到来的时候,新政府的头等大事就是给其他民族以同等
待遇。”
    1990年10月保加利亚举行的共产主义制度瓦解后的首次选举中,一个
土族人组成的党派赢得了议会240个席位中的24个,这足以使它在政府和反
对党之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度还迫使政府有所变革。
    保加利亚民族和谐共处的另一个因素是教育。索非亚社会实践中心两主席之
一叶夫根尼·戴诺说,1997年4月当选的科斯托夫政府迅速采取措施,“抵
制虚构的民族历史神话”。
    保加利亚教育部长韦塞林·梅托迪说:“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
”对学校的历史教材作了修改,加入了关于土族人被驱逐的更准确的内容,历史
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也有了新的原则。把来自保加利亚土族人居住区的教师送
到土耳其学习如何教授土耳其语。
    使保加利亚与众不同的另一个因素是在保加利亚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没有
对抗或敌对情况。相反,这两种信仰经常是合作的。例如,努雷丁先生说,在克
尔贾利,计划要在同一个广场新建一座清真寺和一座教堂,“以此作为这两种宗
教间友谊的象征”。
    在一座有250年历史、俯瞰着克尔贾利熙熙攘攘的蔬菜水果市场的清真寺
,重建工作在信奉东正教的保加利亚人和土族商人的捐助下进行。该寺的伊玛目
(清真寺内率领穆斯林做礼拜的人)说,寺中崭新的、精致的铁制窗框是土耳其
驻索非亚大使馆拨款九万美元买来的。
    相对而言的民族和谐的深层次原因就在这里。科斯托夫说:“与土耳其的关
系在朝着向上的方向发展。拖了一年又一年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今年年初,土耳其与保加利亚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开始生效。2002年以
前,两国之间的关税将逐步降低。保加利亚是土耳其电力的一个使用大户,而土
耳其商人则是保加利亚热情的投资者。安卡拉还对保加利亚渴望加入北约表示支
持。
    民族容忍和融合的政策在某些方面也遇到了问题。可能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土
族人为了就业而进行的经济迁移。这样做的一个结果是土族人政党的选民人数减
少,于是它在议会中的代表性亦随之减弱。
    努雷丁先生叹息说:“目前最糟糕的事情是年轻人去了别的国家,他们到葡
萄牙采摘柑桔,或是到德国找脏活干,这都是因为经济形势。”努雷丁先生的儿
子在失业三年后正准备去瑞典。
    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签署了一些协定,以帮助愈合过去的创伤。那些从保加利
亚逃往土耳其的土族人现在可以在土耳其领到保加利亚发放的救济金。索非亚和
安卡拉还提出了一个方案,目的是使失散的家庭在土耳其或保加利亚团聚。
    当年,科斯托夫曾到布尔加斯的一个土族人居住的城镇,对着几千名曾被逐
出保加利亚的土族人发表讲话。
    如今他回忆道:“当我告诉他们‘那些曾将你们赶出去的人永远不会再上台
’时,人群中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热情”。
    这对于那些聚集在莫姆奇尔格勒路旁的小餐馆里抿着小杯中的茶,听着土耳
其音乐,以此来远离失业困扰的保加利亚土族人来说,是个受欢迎的消息。就像
努雷丁先生所说的那样:“过去、现在乃至将来,这里都会有土族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