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全球化要求企业树立全球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06-03

    【德国《商报》4月16日文章】题:企业的成功是一个全球观的问题
    1977年,当时世界第二大计算机公司数字设备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
官肯尼思·奥尔森曾说:“没有人在家中需要计算机。”但是同年,史蒂夫·乔
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创建了“苹果电脑公司”,从而发出了向个人电脑革
命冲刺的号令。为什么在同一时代、同一个世界上生活并拥有同样信息的人对个
人电脑的市场潜力会作出如此不同的估计呢?答案是:这是一个看世界的角度问
题。
    我们对环境和自身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会抓住什么样的机会、我
们会关心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会采取什么行动。一家谋求全球化的企业必须发展
一种面向全球的理念。
    什么是全球观?
    一种放眼全球的态度是建立在开放基础上的。一个开放的组织的行动是本着
这样一个信念展开的,即文化很可能千差万别,但决不能因此说哪种文化一定更
好或一定较差。这样的组织注重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对现实
的各种基本设想之间的差别。它承认这种多样性是天然形成的,更愿意将其理解
为机会,而不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坏事。
    开放性寓含着对本民族文化内的变革的准备,也包含着对其它民族文化的变
革作好准备。ABB公司第一位首席执行官兼建筑师佩尔西·巴纳维克说:“全
球化的管理人员性格要特别开放。他们尊重其它地方的处事方法。他们有足够的
想象力来理解另一种处理方法。但他们也十分机敏,能不断地扩大文化的范围。

    是否所有的企业都确实需要有面向全球的态度呢?很明显,对像宝洁或国际
商用机器公司这样已经进入全球市场并拥有全球资源的组织来说,一种全球观肯
定会带来好处。这也同样适用于像沃尔—马特和马里奥特这样一些虽然还没有完
全全球化、但正致力于全球化的公司。
    对既未全球化又不致力于全球化的组织来说,很难预料全球观到底会带来好
处还是负担。一个组织看世界的角度越全面,那么该组织就会越重视和发展全球
观,反之亦然。
    如何树立全球观?
    一个组织的管理层应该具备两个重要的特性,即对世界多样性的深刻理解力
和将不同的态度融合在一起的能力。为了使管理层作为一个集体具有理解世界多
样性的能力,管理层就必须由不同的民族组成,必须拥有各地区的广泛经验。为
了能融合不同的态度,每个成员都必须有开阔的思路和国际经验并掌握必要的语
言知识,否则便不可能与其他成员进行深入透彻的讨论剖析。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ABB公司和联合利华公司为面向全球的态度提供了范
例。早在90年代初期,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最高管理层的22名成员中就有1
0人不是在美国出生的,17名成员拥有国际经验。90年代中期,ABB董事
会7名成员来自4个民族。所有的领导人都具备国外经验和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全球化的脚步永不停息并势不可挡。对大多数中型或大型企业来说,这意味
着市场机遇、资源和竞争者并不只局限在自家门口。远方市场的特点往往只是在
非常小的范围内才为人所知,而远方市场的重要性则越来越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