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全球经济的暗礁及对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06-02

    【美国《商业周刊》5月31日一期文章】题:暗藏在全球经济中的危险(
作者 科雷茨)
    保罗·克鲁格曼新著《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讲述的基本信息之一是:当
今的经济迅速全球化能够给各国带来突然的、出乎意料的威胁,对这种威胁必须
采取创造性的、非常规的对策,才能防止灾难发生。
    克鲁格曼还认为,摆在今天世界许多国家面前的基本问题与它们在大萧条期
间所遇到的问题是相同的,尽管其迫切性没有那么强。这就是,没有足够的需求
来利用闲置的生产能力。他警告说,在决策者正视这一事实之前,他们很可能会
选择错误的或不充分的补救办法来医治国家的病症。
    克鲁格曼的书还清晰地阐述了各国经济如何运作、增长、陷入困境,以及人
们希望摆脱困境。他从评价所谓的亚洲奇迹开始,记录了90年代震撼发展中国
家的事件,从1995年墨西哥的“龙舌兰危机”到1997年从泰国传播到马
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俄罗斯和巴西的崩溃。虽然这个故事是人们所熟悉
的,但是克鲁格曼通过一些方法使自己的叙述变得生动,其中包括提供从历史角
度分析的丰富细节以及支持他的论点的趣闻轶事。几个主题出现了:
    第一,很显然,9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竭力推行的全球金融市场自由
化辜负了人们对它的期望。摆脱了桎梏的资本市场没有高效地分配全球的储蓄和
刺激经济增长,而是过于频繁地鼓励游资投机性地流入和流出,破坏了地方经济
的稳定。放贷者——银行、共同基金和货币投机者——之间的联系十分敏感,因
而恐慌能够在它们之间和包括美国及日本的国与国之间迅速传播。
    第二,认为经济崩溃的国家是自食其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例如,墨西哥、
巴西和阿根廷曾经实行范围广泛的经济改革。虽然亚洲的新兴国家有缺陷,比如
任人唯亲和薄弱的银行系统,但是它们当中的大多数的经济情况也是国际放贷者
们所珍视的:高储蓄率、平衡的预算和低通货膨胀率。
    克鲁格曼说,使这些国家陷入虚弱境地的是,它们选择了向国际资本流动开
放本国经济,然后大力吸收外国放贷者很愿意提供的短期美元贷款。当这些放贷
者惊慌失措的时候,给这些国家雪上加霜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坚持要求它们
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并把利率提高到极高的程度,以使市场放心并使这些国家
的货币免于遭受灭顶之灾。克鲁格曼争论说,这种传统药剂使得这些受伤国家的
经济恶化。
    克鲁格曼拿出了一些处方。他建议日本采取轻度的通货膨胀性货币政策,以
使其公民开始花钱。他认为,新兴国家应当考虑利用税收来阻止本国公司以外国
货币计算进行借贷。他还认为,在避免金融危机方面,实行暂时的资本控制可能
将是有帮助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