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美刊文章 亚洲经济回升真实性有多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9-05-30

    【美国《商业周刊》5月3日一期文章】题:亚洲:经济回升的真实性有多
大?
    在汉城,消费者在商业区正在大把大把地花钱,购买高档手袋和鲜花。在香
港,银行又在提供住宅抵押贷款,人们又很难在一家雅致的咖啡馆找到座位了。
在新加坡樟宜机场,旅客流量又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在日本,个人电脑的销量
在迅速增加。利率暴跌和亚洲国家成功发行国债表明,外国贷款机构也同样比较
有信心。毫无疑问,废墟上已经长出了绿芽。许多投资者似乎确信,亚洲危机已
经成为历史。
    风险
    现在的问题在于,亚洲国家的经济回升是否会持续下去。这个问题依然没有
定论。的确,一些民间的经济学家现在预言,韩国和马来西亚的经济在1998
年严重收缩之后今年将增长1—3%。但是这种增长的大部分将源自巨额的赤字
开支、银行倒闭和外国机构提供的1000亿美元以上的紧急贷款。
    进口下降。亚洲国家的实际经济依然不稳定。失业人数依然在上升,消费开
支疲软无力,商业银行不向私有部门提供贷款。国际收支出现很大顺差主要是因
为进口下降,而不是出口激增。
    主要的危险在于,资本市场的回升将诱使亚洲的政界人物和公司认为,他们
可以放松改革方面的努力。实际上,这项任务不过才刚刚开始。尽管一些跨国公
司进行了一些重要的采购,但是市场几乎没有解决曼谷和雅加达的制造商和房地
产开发商面临的能力过剩的问题。据德意志银行说,新崛起的亚洲国家的外债只
略有减少,今年和明年应偿还的本金和利息大约有2270亿美元。
    这个地区依然面临着相当大的风险。东南亚的大国印度尼西亚,由于贫穷和
民族纷争,依然是政治危险地区。亚洲的两个最大的经济国家,日本和中国还完
全不能促使整个地区的经济回升。如果政府刺激经济的投资和银行改革在明年不
能将这些国家的经济置于稳固的基础之上,它们很可能会引发一场新的危机。
    日本正连续第三年陷入经济衰退。同时,东京向它的摊子铺得过大的银行投
入的600亿美元,并没有改变这种混乱状态。预料明年4月还将投入这么多数
量的资金。另外,这些银行过分担心,不敢提供贷款。德意志银行指出:“日本
的银行在整个地区实行令人窒息的贷款紧缩。”许多人预料,如果日元再次贬值
,那将同样会带来损害。
    大约2000亿美元的减税款和公共工程开支可能会在一两个季度里对日本
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到今年晚些时候这些钱将用光。美林公司的高级经济学家罗
纳德·贝瓦夸认为,价值4500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的
生产能力过剩,需要在批发、建筑和零售方面“合理地削减到零”。
    总起来说,很可能从这场危机中摆脱出来的亚洲在经济上将远不如以前那么
生机勃勃。亚洲国家将不会重新回到它们前几个十年中经济每年增长7—9%的
那种轰轰烈烈的状况。亚洲的新兴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可能会步履蹒跚,只取得1
—2%的增长,或者甚至是保持现状。
    前景
    亚洲较长期的前景可能也不如危机前那样生机盎然。世界银行预言,在今后
20年里亚洲国家的年增长率为5%。世界银行的一名国际金融专家说:“使这
些国家的经济从政府驱动改为市场驱动,将是长期、艰巨的过程。”
    首批经济回升的很可能是韩国和泰国——最先着手解决其金融问题的国家,
和基本上忠实执行它们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诺的国家。菲律宾——该国的银行
问题在危机前是严重程度最轻的——似乎已经脱离险境。韩国的情况最令人兴奋
。自从汉城1997年12月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救助以来,它
已经建立了59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它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贸易顺差49亿美
元。金大中总统也遵守了汉城作出的将疲软或倒闭的银行出售给外国人的许诺。
在4月12日,戈德曼—萨克斯公司说,它将收购韩国一家银行17%的股份。
外国人还可能与韩国人共同拥有汉城银行和第一银行。
    资本市场正在对汉城作出回报。在上个月,国有的韩国电力公社在海外筹集
了6.55亿美元的股本,而韩国产业银行则发行了一大笔债券。一家大型消费产
品公司通过出售资产和削减开支已经将其债务减少了一半,利润提高了10倍。
除了大宇公司外,政府还劝说三星、现代和LG等公司放弃在汽车和电脑芯片等
工业部门重复投资的做法。指挥了1997年金融救援活动的花旗银行集团的罗
兹说:“一个积极方面是,韩国摆脱危机时工业基础将会更加强大和多样化。”
    但是,韩国取得的进展还远远不够。五家最大的财阀所欠债务的数额仍在增
加。资产的销售并没有减少生产能力的过剩。
    泰国企业界的改造也进展缓慢。少数的联合大企业进行了结构改革。泰国依
然有630亿美元的坏帐,大约相当于所有银行资产的一半。
    在实行资本控制后,预计马来西亚的经济今年将取得微小的回升,但是形势
依然艰难。尽管利率从去年的18%下调到6%,人们还是不投资。经理人员说
:“人人都吓得要死,不敢冒任何风险。”
    马来西亚政府一直忙于大量购进坏帐。但是玩世不恭者认为,官方拿出的(
购进坏帐的)210亿美元的总额太少,而且帮助的主要是马哈蒂尔总理的朋友
办的摇摇欲坠的联合大企业。此外,外国直接投资——这对于马来西亚的出口至
关重要——1998年减少了40%,今年也不大可能增长。
    在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银行改革局现在说,要融资解救它的破产的银行
系统所需的费用可能比原先估计的345亿美元增加一倍,而且经济在1998
年收缩14%以后现在依然在收缩——今年大约收缩4%。
    在这么多的资本流进来时要透过迷雾看清亚洲经济是否在回升并非易事。显
而易见,这个地区已经脱离了眼下的危险。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更强劲的金融市
场、消费者情绪的改善和大胆的结构改革举措将使经济开始回升,并将使回升继
续保持正常运行。不幸的是,将近两年的危机不足以改变围绕不成熟的银行网络
和亏损的公司转的那些系统。如果亚洲国家的经济在回升的同时还保持着与过去
完全相同的毛病,那么重新开始持续高速发展的可能性是很渺茫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