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德报社论:美国必须同中国接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10-28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0月25日社论】题:美国和中国  
    1979年邓小平作为第一个访问美国的北京党的领袖,因为显然高兴地戴上一顶牛仔帽并做好拍照的姿势而使其美国东道主大为兴奋。  
    当时还无法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会由于邓小平提出的政策而取得多么大的跃进。由于进行了经济改革,中国本身已成为一个可以向美国挑战的大国。对于中国的这种新的挑战,美国还没有表明明白无误的立场。中国是不是一个新的、无论如何都要予以遏制的不共戴天的大敌?或者中国是国际社会上一个新的、必须而且可以将其纳入的国家。  
    告诫人们注意《美中即将到来的冲突》的强硬路线维护者在中国找到了足够多的危险因素。这个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有着庞大军队的军事国家,也是一个用保护主义手段保护本国市场、使外国人难以进去的经济强国。它是一个未来的地区领导大国,现在邻国就已经考虑到它的敏感性。  
    主张纳入它的人也看到了中国的另外一面。这个人民共和国不是超级大国,而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它需要西方的、特别是美国的资本和工艺。中国是美国产品的大市场,它也依赖于美国市场。虽然中国的政治制度没有任何改变,但是社会比较开放了,个人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只有通过不断地施加影响和扩大接触才能实现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而不是通过减少接触。  
    事实上美国政策所涉及的已不再是以人权换取经济利益的问题。它必须首先防止经济界的要求损害安全利益。美国对华政策的困境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向人民共和国出售核技术的问题上。迄今为止美国政府禁止向中国提供任何核技术。美国的核工业很想向中国出售核电站,并指出其他供应者已走在前面。  
    台湾问题也在把人引进类似的困境。美国决心在人民共和国仍然可能施行的武力重新统一面前保护台湾。扩大同日本的安保条约主要是为台湾提供一种间接的保证和重申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北京在这方面作出了非常敏感的反应,这里埋下了又一个冲突因素。  
    在可望及的时间内,中国仍将是一个在政治上不讨美国喜欢,在经济上虽然具有吸引力、但也具有风险的伙伴。美国必须同这样一个伙伴接触。美国对待中国的方式方法将对中国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产生影响。因此,江泽民的访问具有同18年前邓小平访问一样的重大意义。  
    眺望更远的将来,可以看到中国新的精英领导时的未来美中关系会有蓬勃发展的巨大潜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