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香港《大公报》报道:台湾物价不断上涨 人民生活愈益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1-10-04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9月24日载文报道,台湾物价不断上涨,工商业疲滞,人民生活日益困难。摘要如下:
    “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物价年年仍在涨,过去一年涨甚多。”这是台湾《征信新闻》报在一篇题为“秋节前看商情物价”的文章中第一段。
    据台湾省“主计处”发表的统计,以1956年为基数,今年8月份台北市批发物价总指数是一四五·七三,比7月份又高了2.05%。其中仍以食品类上涨的幅度最大,约提高3.44%,其余如衣着、燃料、建筑器材、橡胶、药品和化工等类商品价格,也一一上升。
    台湾报纸这样说:上述的物价“变动幅度,虽然不算十分猛烈”,但是“这只是在短短一个月内所发生的变动,而且这一个月并无特殊原因”;官场正在竭力宣传反“膨胀政策”,而物价犹不能控制,这就更增加了人们“对当前经济现状的惶惑”。
    8月份的情况已如上述,9月份的物价涨风未停。今年的中秋节期前,物价涨风比往年更凶,鱼肉蔬菜在最近一星期来,涨幅最小者达30%,涨势较凶的竟高至四倍。
    报纸说,由于原料如砂糖、核桃仁、通心莲子、红枣价钱都涨了一倍多,月饼价每个也提高为五元至二十元(新台币)。
    台湾人民的购买力本来已经很薄弱。这次涨风掀起后,人们的生活负担愈益沉重,市场的销量当然更为低落。
    本来,每年中秋节前,台湾市场购买力可以稍见振作,可是今年不但没有这种迹象,反而更淡了。目前月饼的销路一片呆滞,到农历初九,各零售摊店还未见发市。
    火腿、板鸭和香肠等高级礼品,销路最小,市场毫无节前气氛。
    据“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束云章说,台湾今年市场不景气的现象,自4、5月以来,已延续达五个多月之久,这不是普通的淡季现象,原因是在于人民的购买力确已普遍降低。
    他说,工业产品在此长期滞销之下,许多工厂的资金被大大积压,加上高利贷的负担越来越重,经济萧条的呼声就彼起此落,减产停工的现象也不断出现。各行业能够获利的是很少很少,而纸张、纺织、钢铁等业,无不亏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