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经济发展与家庭价值观碰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5-02

    【日本《读卖新闻》4月26日报道】新加坡在1995年11月制定了双亲赡养法。双亲赡养法以救济因父母同子女之间发生纠纷而老后得不到儿女照顾的老人为目的,并在去年6月设立了特别法庭。
    60岁以上、不能独立生活的国民都可以依据该法律提出诉讼。诉讼截至今年2月底已达172起。由此可以看出,被子女抛弃的父母数量不少。
    通过法律裁决父母和子女之间纠纷的制度诞生的背景在于:由谁来赡养不断急剧增加的老人这一经济问题,同传统的家庭观和敬老精神发生变化这一社会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
    据世界银行调查,新加坡60岁以上人口的比率在1990年占8.5%,到2030年老年人口的比率将占全国人口的29.4%,从而成为“老人国家”。
    另外,据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研究机构说,新加坡6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在21年后将增加一倍,即从现在的7%增加到14%。可以预料,新加坡的高龄化今后在亚洲将以最快的速度发展。
    新加坡国立研究所讲师莫汉·辛预测说:“需要全面护理的60岁以上的老人,到2030年将达到1.7万人左右,相当于现在的5倍。对护理设施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对将来的展望投下阴影的是在年轻人中“孝敬老人”的价值观已衰退。新加坡300万人口的约77%是华人。从历史上来看,新加坡是以儒教文化为基础的。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小家庭化进一步发展。也可能是由于欧美价值观渗透的缘故,加速了国民“个人主义的膨胀”。
    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讲师吉亚姆·泰利安指出:不仅家庭环境,而且世代相传的社会结构本身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该高级讲师说:“从传统来看,在华人社会中一直存在着因地缘和血缘关系而互相扶助的组织,它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该组织的大多数会员已进入暮年,组织也逐步变成社交俱乐部,像过去那样的影响力已不复存在。”增加福利支出是为将来作准备,尽量减少国家负担,同时向国民强调高龄化社会家庭纽带的重要性。政府制定强制不孝之子赡养父母的法律的目的就在于此。但是,新加坡的出生率逐年下降,“儿女赡养衰老的父母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思想无法适应“少子化”的时代。
    广泛开展各种活动(比如以贫困老人为对象,设立免费饮食中心等)的慈善团体——“德教太和观”负责人指出:“金钱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对老人来说,首要的是身体健康,受到尊敬,得到关心和爱。”该负责人强调,要扩充新的社会扶助网络。该团体预料无依无靠的老人会增加,因而计划在今后3至5年内增设15个免费饮食中心。
    新加坡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反映出亚洲的城市型高龄化社会利弊的一面镜子。也可以说,向倒金字塔式的人口压力的挑战是小国为继续生存下去而进行的实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