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港报文章:邓小平建立了正常的新老交替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2-28

    【香港《信报》2月26日文章】(作者萧声)根据邓小平的功绩和中国人民的愿望,中共为邓小平举行了最高规格的追悼会,五里长街,十万市民挥泪送邓小平,也给了邓小平莫大的哀荣。这些都在情理之中。但是,我们注意到,在哀悼的长笛响过之后,国人除了留下沉甸甸的心情和依依思念,生活、工作、社会等等恢复了平静,我们仿佛触摸到历史的车轮在经历短暂的颤动后又平稳地启动,稳健地向前迈进了。
    这不仅不能说明国人对邓小平的“无情”,而且检验了邓小平的一个伟大实践的成功,这就是邓小平倡导的不能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寄托在某个领袖人物的身上。从邓小平逝世到悼念邓小平活动中我们看到,国人的民智开化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多么难能可贵的进步啊!
    邓小平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是废除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正常的领导队伍新老交替制度。加上改革开放,引进国外进步的文化与思想,促进了国人民智上的大大开放、进步。
    按照资历、智慧、威望和人民意愿,邓小平完全可以担任党中央总书记直到终身,但他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没有这样做。他先辞掉党内领导职务,继而辞掉了中央军委主席职务,让他选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站到前台。这就给上下两代最高领导核心的交替创造了一个平稳过渡期。
    在这个过渡期中,第二代政治领导核心逐渐淡出,第三代领导核心逐渐淡入,重大的政治交替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老百姓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对这种交替的自然感、适应性。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从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看,邓小平留给我们的这个财富,其价值实不可低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