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昔日冷战情报 今朝环保良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11-29

    【台湾《联合报》10月25日报道】题:间谍情报造福了环境
    美国的间谍卫星、侦察机和海军舰艇,数十年来一直严密监视全球各重要地区和敌国领土。在进行这种活动时,也搜集了无数有关地球环境的长期资料,例如北极的辐射污染、海洋温度的变化、西伯利亚原始森林的消失、沙漠的流动等。
    这些资料过去都属于绝对机密,外界无缘接触;冷战结束后,当局将它交给一批特i别选出的美国科学家运用。有了这些资料和设备,科学家能进一步了解人类和自然力量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在预测气候、记录温室效应、追踪森林消失等方面获得突破,也发展出保护生态和警告潜在灾害的新方法。
    有幸运用这些资料的70名科学家,分别来自学术界、私人企业及政府机构,他们成立了“地球环境资料分析衡量小组”,受中情局监督。小组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筛拣机密环境资料并建档,以便下一世纪这些资料依法解密时,能供科学家有效利用。此外,小组并曾利用资料协助天然灾害的救助。
    地球环境资料分析衡量小组也不断更新、扩大现有的资料。小组自1994年成立以来,即利用间谍卫星定期监视冰河、高纬度森林、海滨湿地等特定地点,希望藉此建立更明确的环境变化纪录,协助解决地球暖化的问题。
    小组并“净化”部分资料,剔除具有军事价值的机密,把整理过的资料与俄罗斯提供的类似资料合并。当年苏联在监视阿拉斯加的美军基地时,同样也搜集到附近的长期环境纪录。美俄双方以这种方式推出一张磁盘,内容是历来最完整的北极海地图。这片数字化的地图册,包括1947年到1993年俄国冰洋观察站及船只做的200多万次观察纪录,以及美国潜艇搜集的资料。看过这份海图的人说,这可使民间对北极的知识增加一倍。
    当年美国为搜集这些军事及非军事情报,总共投下约1000亿美元巨资,现在地球环境资料分析衡量小组只需以最小的经费就能利用这些“环境情报”。不过美国情报官员承认,仍有人不赞成把情报搜集系统用于国防之外的用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