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互联网络与信息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11-29

    【拉美社哈瓦那11月7日电】题:从计算机到网络空间的互联网络
    半个世纪之前,第一批电子计算机还是耗费多少公里电线、成千上万个电子管以及大量工业用电的庞然大物,而且只有那些编程序的人才有资格使用,对于其他人来说则是不可想象的事。芯片的神奇功能
    然而,这些对于今天玩游戏机“杀死”火星人的小学生来说,已经成了过去的历史。现在的办公室人员坐在计算机桌前就可以起草文件,工程师按动键盘就可以计算出大桥的抗震能力。
    芯片的神奇功能开辟了现代计算机的心脏——微处理器的时代,是它把信息带进了办公室、学校和家庭,与此同时,宇航工作者们正在推动世界电视通信的发展,把硕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于是一场改造世界的革命开始了。其速度之快就连社会学家也来不及研究它对日常生活的冲击所带来的最新变化。这种冲击来自一批计算机和数字化部队的入侵。然而这种信息冲击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大头还在后面,这就是无所不在的互联网络分布在全世界的错综复杂的信息网。网络空间的诞生
    互联网络是美国国防部在60年代末期建立的,其目的是确保在核灾难情况下的国家重要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最初的情况看,这个网络并没有中枢机构,也没有集中领导部门,而是由多重相互连接的中心组建起来的,因此可以说没有一个统管全部网络的主人。
    该网络在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得到扩展,但是也只是在科学家、学者、大学和信息创始者们之间使用。
    到了8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收集情报的商业公司,它们以低廉的价格把信息卖给同他们相互连接的“用户”,这些公司拥有功能强、速度快的计算机,可以同时向通过电话线连接的上百个计算机用户传递信息。一台这样的计算机可以控制一个和几个供应情报的网络。
    于是“网络空间”就这样诞生了,它是一个没有纸张的世界档案库,找不到其距离的长短,也没有固定的地点,但是它可以包容人类积累的一切知识财富,如同一个“地球书店”,而这种“书店”的架子就是拥有所有“图书”的网络控制系统,这种“图书”可以远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读到并且可以把它复制出来。
    网络控制系统储存着两种信息,一种是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另一种是私人的,通过交费登记可以得到个人使用的钥匙和密码,这种费用就得到的信息服务质量和数量而言是十分低廉的。一个包容地球的信息网络
    互联网络目前已经可以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网,如今总共有6000多万台计算机与之相连。今天,在美国和加拿大,每天有3000多万台计算机同它联络,其余联络则来自世界其他国家。
    用打一次国内电话的钱,就可以向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发出一封电子邮件,一份情书或一道数学方程式,就可以得到小至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的多方面信息,同时也可以参加各种国内和国际学术研讨会,甚至不出国门就可以阅读到某一国家的当天报纸。
    只要看一看它对报纸的影响就足以对它的功能有所认识:到1995年底,美国报业协会的统计表明,通过网络控制系统提供全部文字和照片的报纸已多达175家,除此之外,世界其他地区总共还有600多家报纸入网,其中拉丁美洲地区就有近50家。
    通过商业性上网服务公司就可以进入环球网(即WWW),例如哥伦布计算机服务公司、德尔菲公司、天才联机服务公司等,还可以通过大学、科学院校以及政府和国际机构的上网服务机构也能进入环球网,或者直接与电子公告牌(BBS)接通也可以进入这种网络。
    像CNN这样的电视台也有自己的网络服务系统,从他们的网络中可以得到图像、声音和文字消息。其最大的优越性是价格低廉,此外就是快捷、双向和可以把信息传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总而言之,这是迈进21世纪时的一大信息跃进。
    互联网络在最近几年中的发展,特别是1995年的发展,在提高计算机功能和作用方面,可以说是“所向披靡”,解决了一切难以想象的问题。同时,它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由于它的作用,使得许多企业不得不彻底改变生产计划和产品。同时它在不远的将来将对工业、商业、技术、艺术、科学、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正像微软公司创始人、总裁比尔·盖茨这样的信息产业家们所说的:“互联网络包罗万象。”争夺网络空间的战斗
    美国一些企业为争夺互联网络控制权的斗争已经开始。主要战役是在微软公司同网景通信公司和太阳微系统公司之间展开的。由于网景通信公司1995年投入使用了“导航者”浏览器,所以使得互联网络得到迅速扩大,因为这种浏览器可以使用户通过网络任意“航行”或“漫游”。网景通信公司1994年研制成功的这一成果,已经使该公司在华尔街的股票价格翻了5番。
    现在这两家公司同微软公司之间争夺的焦点在于,网景通信公司和太阳微系统公司认为,如果在互联网络时代研制出可以直接上网的新操作系统的话,那么视窗操作系统就会失去现在的重要地位。
    目前这两家公司甚至请求美国司法部证明最新的视窗95操作系统,是否封锁了诸如“导航者”浏览器一类的操作系统进入互联网络一事,以便使微软公司在该行业中占据统治地位。“地球村”的危险
    像人类所有工程一样,互联网络也受诸多问题和危险的困扰。由于它是一种“绝对自由”的工具,它不属于任何公司、任何国家或任何政府,而且有钱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和提供自己愿意提供的信息,因此没有手段可以垄断它。
    正是因为如此,各种恐怖集团、德国纳粹组织以及宗教和淫秽制品公司也会利用和控制互联网络为其目的服务。例如在他们制作的芯片中就有教人如何制作土制炸弹和各种淫秽图像制品的内容。此外恐怖组织还利用互联网络招募极端分子,并进行恐怖主义、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人的宣传。
    据美国中央情报局说,有些恐怖集团专门发出计算机病毒,利用互联网络大搞“网络空间袭击活动”,使得银行和军事系统丧失功能。
    看来,“地球村”也并非天堂,它的“大慈大悲”也同样会带来严重的危险。但是,互联网络的发展必将会促进人类的全面交往和接受新文化的机会。(刘嘉明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