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法规法令有效 注重周边协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10-01

    【《俄罗斯报》9月21日文章】题:像毛嘱咐的那样……(作者阿列克谢·巴利耶夫)
    中国没有一成不变地遵循国际金融组织提出的办法,它仅在去年和今年就引进了800多亿美元的外资。
    中国改革的成就已使西方分析家十分不安。根据英美前不久发表的研究报告,如果保持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15至2020年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主要强国之一和亚太地区的“霸主”。
    1978年至1986年,中国通过了许多关于大量引进外资的法规。而且重点依然如故:要直接向生产项目长期投资,而不要借款和贷款。
    在专门为此发出的党政文件中经常指出,履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其他类似组织的贷款苛刻条件,经常会使利用贷款产生的效益化为乌有。从拉美许多国家的经验看,这将造成经济失控,国家分裂。
    这一方针得到了始终不渝的贯彻。从八十年代中期起,中国已名列贷款和借款偿还能力最强的10个国家之中。同时,外国投资额一直超过外债的增长额。而且这些投资都集中在工业中。采掘(原料)部门所作的投资比例不超过30%。
    中国的国内局势十分稳定,它打算暂时不再寻求跨国借款和贷款,并要加快偿还外债。
    尽管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三个最大负债国之一(仅次于墨西哥和俄罗斯),但它成功地争取到另一种贷款条件。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迄今没有要求北京不惜代价地同货币发行和通货膨胀作斗争,减少国家对经济的拨款,取消原料出口税。中国偿还能力很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它容易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沟通”。
    1975年在中国的出口中,工业产品和工艺,按价值计算仅占4%,而1995年已达到15%,据中国专家估计,到2005年时,这一指标至少可达22%—23%。这是因为将减少工业原料在出口中的比例。
    对外资投入的速度和结构进行分析,可发现三个重要情况。
    1、早在1978年中共中央全会上宣布“改革、开放”时就强调,在引进外资方面,法规和法令不应彼此矛盾。中国在法规的有效性方面今天已名列世界前十位。
    2、从中国政府的政策看,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水平符合相邻各国的“标准”。这就保证了中国投资市场的竞争力,对外国投资者有吸引力。
    3、中国引进的外资的80%和17万家合资企业都集中在沿海的六个省份中,这些省份占中国领土的20%,人口的35%,1996年的工业产值和工业品出口额分别为36%和44%。
    中国和外国的专家认为,这种投资结构会使中国原有的经济地理结构的比例失调更加严重。从1997年起,中国打算首先为纵深地区的省份引进外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