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撰文指出:美国对华对俄外交再三失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6-08-02

    【日本《读卖新闻》7月22日文章】题:美国的对华外交和对俄外交再三失策(作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1996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了中俄互不侵犯条约和中俄边界条约。原苏联的各中亚共和国总统也出席了条约签字仪式。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在上海发表美中友好公报以来,美俄中的战略性三角关系持续了20年之久。至此,莫斯科和北京宣布摆脱这种三角关系而独立。
    这种战略性三角关系的基本前提是,使华盛顿与中俄两国首都的距离比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距离更近,以北京和莫斯科为对手,自己处于有利位置。
    这次中俄两国发表上海公报意味着,这一基本前提业已消失,中俄两国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试图减少美国在亚洲的选择余地。然而,中俄两国实际上都不可能放弃与美国的关系。可以说,中俄的接近(至少现在)并不意味着要同美国决裂,而是重新实现均衡。
    对叶利钦总统来说,上海公报象征着俄罗斯以对等的角色重新登场。对中国来说,上海公报是警告华盛顿不要低估我们。
    重新建立美中俄三角关系,是克林顿政权对国际形势坚持“异常见解”的结果。美国对俄罗斯热烈地求爱,而对中国爱憎参半,发作性地进行挑衅。换言之,这好比是硬币的正反面。
    这样一来,克林顿政权在某种程度上使中俄两国产生了脱离美国的动机。强调对手的国内政策,忽视了冷战后特有的结构性变化。具体来说,这些变化就是苏联帝国的崩溃、日本的抬头、印度的迅速崛起、中国正在成为大国、欧洲的统一和中南美的民主运动等。
    美国制定盟国关心的政策,对形成冷战时期的战略发挥了作用。然而,在进入冷战后时代的世界,美国却没有做什么象样的事情。
    对美国来说,俄罗斯是最优先的课题。这是因为,俄罗斯象征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只把北约看作是冷战的“纪念品”,北约东扩自不待言,对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应用北约问题置之不理。克林顿政权只关心缺乏政治和战略眼光的“软课题”,即防止核扩散、环境和人权等问题。
    克林顿总统自己1995年10月对江泽民主席说,对美国来说,中国最大的威胁不在军事上,而在环境上。克林顿总统说,如果中国想以和美国相同的方法富裕起来,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破坏,“这也是我们的责任”。中国有长达几十年抵抗外国侵略的历史,它传统的策略是把重点放在地缘政治学上。如果克林顿总统是在美中共同的政治目的逻辑中发出有良知的忠告,就开辟出了两国可以共同努力的新领域。然而,因为克林顿发出忠告是在以制裁相威胁之后,也是两国关系因李登辉访美而出现危机不到三个月之后,所以理所当然缺乏说服力。
    克林顿政权经常表示,美国不是要封锁中国,而是与之接触。尽管如此,但克林顿政权给“接触”下的定义是改变中国体制的一种方法。
    无论中国和俄罗斯签署多少个条约,战略性三角关系这一事实都将继续存在下去。从根本性的国家利益上讲,可以说中国和俄罗斯与美国的距离比它们之间的距离近。现在缺乏的是战略上和政治上的认真对话。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只访问过一次北京,美国总统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次数比同叶利钦的会谈次数少,而且都是非正式会谈。
    为了不对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作出无法预料的事情,美国的外交政策今后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注视政治格局的变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